09/07/2012
吳彥祖搞明星網 Alive 吸引阿里巴巴前高層投資
可曾記得吳彥祖、尹子維、陳子聰和連凱組成的型男組合Alive?該組合雖已解散,但精神卻不死,由組合轉型至經營社交網絡alivenotdead.com,開創藝人與粉絲溝通的平台之後,今天已再度轉型發展為演藝人與品牌的配對渠道alive.cn。
因Alive之名,網站轉型約3年以來,已吸引1,800個藝人與組合成為會員,明星當中,除了原有Alive班底外,還有模特兒周秀娜、台灣歌手吳建豪及內地著名導演伍仕賢等。強大的藝人網絡後盾,令網站受到多家著名品牌如adidas、Blackberry和Sony等青睞,同時為多位明星提供290份工作。網站甚具發展潛力,於去年更吸引阿里巴巴前副總裁私人投資50萬美元(約390萬港元)。
2006年電影《四大天王》論盡娛樂圈百態,當時電影其中一位投資者李伯岳(Patrick)和Alive組合其中一位成員尹子維,為了解決電影中所述傳媒為藝人炮製新聞的問題,在社交網絡方興未艾之時,便決定創立alivenotdead.com,成為藝人與粉絲直接溝通的平台。但隨著Facebook和微博等社交網絡愈來愈普及,alivenotdead.com的功能逐漸被取代,故有需要轉型。
為了打入更龐大的巿場,他們於2009年把網站改名為alive.cn,顧名思義,以「。cn」為域名,發展策略的其中一部分是要打入內地,為配合發展,另一部分就是把經營模式改變,由以往藝人粉絲的社交平台,轉變為給藝人擺放履歷表的地方,既可給藝人增加宣傳渠道,亦成為客戶挑選合適藝人的集中地。
網上平台擁逾千藝人履歷
不過,藝人要在網上宣傳,如今已有不少渠道,至於找尋工作亦有經理人或公關公司接洽,alive.cn對藝人及客戶雙方有何吸引力?公司首席營運官、創辦人之一Kamalian道出簡單的原因,「藝人總希望有更多的工作機會!」
他分析當今演藝界的發展如何有利公司的業務。由於經理人公司對藝人,尤其歌手的投資金額逐漸減少,他們有部分要靠自己走出來宣傳及接洽工作,而且藝人已不再單靠唱歌和演戲作為主要收入來源,還有商場活動和廣告代言等。Kamalian續稱,即使是有經理人的藝人,亦希望有其他平台幫助發掘更多工作機會,alive.cn正正扮演著這個角色。
Kamalian並點出他們能在巿場突圍的主因,就是社交網絡還未盛行時,該公司的前身alivenotdead.com已作先鋒,運用網誌讓藝人與粉絲溝通,增加公眾對藝人的認識,從而達到宣傳效果外,亦因此令他們早已與藝人建立起良好的關係。現時網站內集合了1,80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演藝人的履歷,公開給客戶查閱,已證明了他們不止是為品牌策劃市場營銷活動,還善於利用網上平台給客戶與藝人配對。
登入該公司的網站,供選擇的藝人類型多元化,除了歌手及演員外,還有模特兒、DJ,甚至調酒師、特技人、美食家及運動員都有,因而令他們吸引光顧的廣告客路較廣,登入網站的「成功案例」一欄,便會看到由數碼電子產品如Sony、Nokia、Blackberry,到潮流運動品牌如Adidas、Puma,以至化粧品如Benefit,甚至香港賽馬會、W Hotels等,曾是他們的客戶。
吸引阿里巴巴前高層投資
Kamalian表示,給公司帶來最多的收益的項目,主要為客戶策劃節目,就以去年跟tvb.com和生力啤合作製作網上電視節目「Music Battle」,便由他們邀請超過40隊本地樂隊為11集節目作現場表演。還有於6月6日,他們與香港賽馬會合辦的「Music Rocks the Valley」,單靠銷售門票的收入,已足夠支付他們公司經營的一至兩個月的開支,但他拒絕透露金額。
由於業務發展潛力不俗,令alive.cn獲多名投資者青睞,包括阿里巴巴前副總裁(VP of Global Development at Alibaba)賞識。Kamalian透露,對方欣賞他們的經營方式跟阿里巴巴相似,雙方均是從建立買賣關係中獲取收入。以alive.cn而言,他們便連系了品牌(買家)和藝人(賣家)。因而吸引這位企業前高層於去年9月,以私人名義連同其他投資者合共投資逾50萬美元。此外,數碼港於2006年給他們的Start-up支持,亦令他們得以暢順營運。
客戶愈多,愈吸明星加入,兩者互為影響,因此alive.cn也要多作自我宣傳,除了在網絡宣傳,於年前亦在港舉辦大型萬聖節派對,不但為公司帶來收入,亦給網站會員的藝人增加曝光機會。
每周一蹺
創蹺人:Alive組合成員、Patrick Lee和Raffi Kamalian
創蹺時間:2006年
成效:
‧與各大著名品牌如Sony、adidas及W Hotels等合作
‧獲阿里巴巴前副總裁賞識,私人投資50萬美元
‧已為多位明星提供290份工作
致勝關鍵:
‧早已與藝人建立良好關係網
撰文:梁敏芝,轉載自《iMONEY 智富雜誌》。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