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0/2012
解決樓市問題須同時解決金融問題
積金局主席胡紅玉近日表示,將就強積金的「自由行」、收費上限和非牟利的受托人作出研究和考慮,筆者十分同意。梁政府的果敢值得一讚,這無疑是一個有勇氣的金融改革,強積金一直惹人詬病,市民的強積金投資大部分都是損失慘重的,政府的通脹率長期也在3至5%左右,但強積金的行政費最高竟已動輒4%左右,如果以一個穩健的投資來說,獲利空間低微!又如何保障市民?
若以息口的複式計算,市民繳付的強積金行政費算是一種暴利,我在立法會聽過有人發言指責這個制度是一種「金融霸權」!如果從地產角度去看,若過去強積金是買了房地產證劵又如何?相信回報會改善不少!領匯的股票被認為有好的投資回報,正顯示到現在社會是需要有更多的房地產基金及股票,給市民作選擇的!之前,我撰文談及「房產證劵化」,有了一些迴響,本文我想更宏觀去談論這個概念。
我認為,到了今天,房產問題也同樣是金融問題了。金融問題本來應要用金融方式去解決的,美國挑起的環球量化貨幣寬鬆政策引起的貨幣貶值,其實是以貨幣去攻守的世界大戰,是人禍,香港如果以為用增加土地供應就可抵銷資金氾濫對樓市的衝擊,算是不自量力。不可否認,梁政府的土地政策的確為下一代開創了置業新天地,但是房地產建造得太慢,根本應付不了來去如風的金融狙擊!
我們要為量化貨幣這劇毒對症下藥,而這些藥是必須配合金融方式的。不可否認的現實是,現有金融市場的沒落,也是令資金湧向地產市場的關鍵因素,如果不重整金融市場,本來應在金融世界的龐大資金,會持續留在樓市,造成氾濫,樓市又怎會健康發展?治洪水只有疏導,不能抑制!金融世界的問題除貨幣戰爭外,還有以美歐為莊家的金融世界信用破產,即是令世人失去信心,失去信心的不單只是信用評級,還有秩序,甚至結構!我相信金融市場需要重整!
金融重整不能等!政府需要參與並主導市場,做一些正確重要且商界無能力去做的事,去重新編織市場,為市場改革和重組!
政府的責任,本來就是為社會合理分配利益,政府要重整金融市場,應為社會重新分配利益的同時,結盟及組織個別市場持份者成為新的樁柱和骨幹,而新持份者之中,政府應成為最大的市場支柱。政府應將資產證劵化上市,包括我前文提過將千億計的居屋未補地價部分上市,一方面讓市民去認購,滿足市民對資產的需求,並且優先讓白表人士得到投資機會,套現回來的錢亦可再投資去發展新項目,例如發展新市鎮的項目,可以透過回籠的資金去發展,然後再將有關項目上市!
如此,便有充分的資產讓市民去認購,若遇上資產繼續升值,社會的財富分配反而可以得到改善!更重要的是,政府積極參與市場更可以主導牽頭新的持份者者,金融市場擁有了新的秩序,信心自然可恢復,房地產的資金氾濫才得到疏導!事實上,內地和新加坡政府參與市場行為比香港進取得多,所以市場受到保護和能夠較快恢復。香港是自由港,政府當然小心異常,擔心影響到市場,但只要政府不以莊家身份去干預,而只以主力的持份者去牽頭,一樣可產生香港特色的調控方法,歐美莊家已潰不成軍,等待他們恢復會否太愚蠢?
不過,我提倡的房產證劵化只是政府的分配利益手段而已,並不是真正長期出售資產,到合適時候政府一樣可以「私有化」完全回購,對,這正也是我的「資產池」概念!既然中國用「資金池」概念去調節因美國貨幣量化寬鬆引來的資金過多問題,香港政府也可以「資產池」去回應市場上的購買資產訴求,這就好像我們在雨季時用水塘將水儲起以備旱季去用,其實都是一個調節資源過多或過少的機制而已。
中國政府始終會重整金融市場,去擺脫美國的負累和接管國際的強勢,如香港政府抓住這機會,不單可保持香港的競爭力,更加可在中國未來成長中擔當重要的角色啊!
【你點睇?】民主派初選案,45名罪成被告判囚4年2個月至10年不等,你認為判刑是否具阻嚇作用?►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