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0/2012
辣招變天
政府在10月26日傍晚突然推出「買家印花稅」及延長額外印花稅兩項措施,今次出招果然是快、準、狠!推出後樓市成交即應聲倒地,更令樓市作出結構性的巨大轉變,市場從多方面也進入了分水嶺。
分水嶺一:政府捨棄自由機制
這些分水嶺有三:其中之一是政府已捨棄了自由機制,完全以政策去打造一個與現實相反的市場。
由美國牽頭的環球量化貨幣浪潮令貨幣必然貶值,物價也必然上漲,樓價自然易升難跌了,而也是由美國造成的低息也令成本大減,投資資產顯得一本萬利了。
但如此下去,環球必然重新分配資產財富,無資產者自然愈分愈少,社會怨氣累積,最後必世界大亂。面對這非常時期,必須要用非常方法去處理的。今次政府推出「買家印花稅」及延長額外印花稅兩項措施,其實是以政策自製高風險及高成本,等同打造了一個與現實相反的市場出來,希望「教育」市民評估出市場的風險,從而不一窩蜂去恐慌性置業。
但是如此一來,政府在市場的角色就由維持秩序者變為了上帝,福祉掌握在高官的判斷上,令筆者也感到心寒!
但這其實是迫不得己,樓價近期升得如此急如此快,政府連資助房屋的空間也沒有,因為資助房屋同樣是增加需求,以目前樓市熾熱情況,相信政府就算有任何資助計劃,只要一宣佈,樓價也一定也會即時急升,所以政府今次推出兩辣招,顯然不是要抑制樓市,而是不惜將樓價砍低,實質針對的不只是炒家,同時也針對長遠的投資者,是徹底的結構性改變。
分水嶺二:地產代理備受考驗
第二個分水嶺在於而地產代理業,「買家印花稅」令內地客止步,一手市場少了近兩成最積極的買家,故一直極依賴樓花及內地客的大型地產代理行備受考驗。香港大約35,000個代理持牌人數,但成交只得5,000至8,000宗左右,本來已備受質疑的人海舗海策略宣佈失效,這令代理進入新的紀元及新的局面了。
事實上,一手市場一直也惹人詬病,發展商自然擁有市場權勢,而大型地產代理擁有一手樓花的絕大部分佔有率,自然也是極端的市場權勢!在兩者攜手合作下,一手樓買家處於沒有代理代表的市場環境(地產代理只代表發展商),二手市場的買家也被調配了到樓花售樓處,對於同在市場上和樓花競爭的小業主們公平嗎?扭曲的操作有需要撥亂反正的時候!
分水嶺三:社會進入再格式化時期
而辣招引起的更大分水嶺其實在政治上,「買家印花稅」有可能令內地買家負擔15%的額外印花稅而近乎絕跡,這正大大影響了幾位財閥的巨大利益,不可能沒有中央的支持及祝福,過去香港人認為神通朝廷左右大局的大家族,今次竟不在政府的左右,而是處身下方或對立方,地產霸權也會被威脅嗎?
而「買家印花稅」中包括對有限公司收取15%印花稅可能更影響發展商收樓收地的行為,如果真是這樣,近期頻以高價在市區收樓的市建局,會否成為獨大的收樓重建機器?種種跡象顯示社會進入再格式化時期,進入了分水嶺!剛好發生在中國的十八大前夕,更令人產生無限聯想了!
辣招政策機關算盡,顯然是高手的部署,但始終這只是極端偏方,只能為增加土地供應這王道buy time!爭取時間及空間為社會重新分配財富,希望政府不要過分迷信自己的行政能力!
洪水不能圍堵只能疏導,尤其是額外印花稅其實是一個「資金池」,資金池的作用除了是將投資資金慢性儲存外,更會因為行政操控的關係,令投資者不願意放盤,因為「揸盤」已經有豐厚利潤而且風險少,但是再投資的成本增大而風險大!這令市道平穩下會愈來愈少人放盤,樓價因此而大升。
相反,當樓價下跌的時候,房地產投資者因為不用考慮換貨只需要考慮出貨的關係,之前聚積的樓盤便會一次過流出,會突然之間很多人放盤。也即是說,SSD的副作用是令樓價大起大跌,所以政府應該要掌握契機主動將有關政策引退,否則將來必成為人為大禍!
筆者仍堅持,將房產證券化才實際正途!是沒有副作用的偏方!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