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6/2013
讀經救禮儀
藍婷
藍婷
《形象UP!》專欄已暫停,感謝讀者支持。專欄將於2023年2月15日存放於「過往專欄」內,方便大家隨時重溫。
藍婷,MSc, AICI, CIP|國際認證專業形象顧問暨培訓總導師|活得精彩策略形象管理始創人|素食力行者
2006年始,於香港、澳門、廣州、上海、成都及寧波為多所著名企業培訓了近一萬人的職場及專業形象・商務及社交禮儀文化・表達溝通培訓。曾培訓的對象包括國內銀行管理層、跨國建築業執行董事及總經理、地產發展商管理層及前線、保險從業者、酒店管理層及職員、建築師、工程師、醫生、律師、會計師、教育顧問、社工、美容化妝顧問、演藝業…。著作包括「職場易容術」、「形象IQ‧小技巧‧大影響」、「生活形象Modern She」、「模特兒專業路how‧why‧what‧where」。十年以上專欄寫作者,發表超過一千篇的形象專欄及素食文章。疫情後更戥力倡導素食,兩年來發表超過一百道素食煮意。- 網站:活得精彩
- 微信:活得精彩 |微信公眾號:活得精彩生活形象館
- Facebook:活得精彩-Exciting Life
- YouTube:活得精彩藍婷
形象UP!
日前出席一個講座,好幾千觀眾,很受歡迎。但見完結前,主持人正在向支持單位致謝辭,一半觀眾卻已開始離場。這刻,不禁想起「禮」和「儀」的分別。如果在西方,與朋友觀看演出,都會等待整個過程完成才離座,甚至在戲院中,也會在謝幕名單播出完結,方才離開,以示尊重、包容及欣賞。
想起一位學貫中西的朋友說過,好些人是「儀」有餘,「禮」不足。即是行為上或已做出了「儀」的形態,也因循了很多西方的「技巧」,未能在本質上以中國「禮」的文化涵養來支持。就是個人形象中,禮儀的具體詮釋。
有說年青一代,普遍無禮貌,更說「怪獸家長出魔童」。家長多依賴學校教育孩子;但真正最需要教育的,卻是父母本身!話說在一個比賽活動中,有一位小朋友獲得了季軍,本來可以高高興興慶祝成果,這位小朋友媽媽卻當場發難,以譏諷的措詞及不忿的語氣姿態,直指主辦方選出的冠軍不合理,賽果不公平。小朋友受父母影響最深、最「見效」;儘管對賽果有異議,但這位母親的行為及姿態形象,卻已成為把這位小朋友推向「魔童」之因嗎?如是因,如是果!
現代教育模式,也使不少父母迷失及失衡。父母都讓子女專於學業,追求成績,卻忽略了「品」及「德」。誠然,學業重要,但是,請看看周圍的新一代:子女大學畢業了,也得了不少活動卓越證書,但對父母呼呼喝喝者,有之;從來不會打電話問候祖父母者,不少;自己買吃,卻不會給身邊長輩分享者,常見;不會對父母打招呼、噓寒問暖者,比比皆是。孩子們,且貼心想想….例如,為何父母不能走路太多?是因為膝蓋痛?有沒有問過「膝痛好了些未」?到餐館吃飯時,有沒有想過找位子,避免父母或祖父母受風吹到頭痛?有沒有問候一句「睡得好不好」?有沒有考慮過那類冷氣被子,對父母合適及舒服些?有沒有瞭解父母長輩為何不能久坐?原來臀部已瘦到坐硬板椅會很痛….?這些這些,知道否?關心否?又有多少子女體會,父母行為的變化,背後是甚麼使然?父母的心情有沒有關注過?
現今資訊科技世代,人人埋頭在電話短訊,父母子女交談要在facebook;溝通、孝義、禮儀等問題,甚至造成倫常慘劇,愈來令人搖頭嘆息。正因科技帶來嚴峻的人倫變化,為彌補現代「教育」對「仁、義、禮、智、信」的失衡,近年來,香港有些有心人正努力推動鼓勵「讀經」。此「經」不是佛經或聖經;「經」是指弟子規、千字文、三字經、唐詩、論語、大學、中庸、老子、莊子等等經典文化,「讀經」最終目的是提升品德學養。現時有部分幼稚園及社區中心已在默默耕耘,開班教讀。此外,讀經文化的推動,已覆蓋至深圳、貴州、河南、湖南、天津、北京、江西、廣東、中山、長沙、台灣、馬來西亞….等地。「國際經典文化協會」更連續六屆舉辦「全球中華文化經典誦讀大會」,得到香港特別行政區民政事務局及教育局支持,更有全港各大學、不同的組織、文化機構、和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回教、道教、孔教等等宗教團體的響應和支持。
直至去年,「全球中華文化經典誦讀大會」已連續辦了六屆,努力推動讀經;包括弟子規、千字文、三字經、唐詩、論語、大學等等經典文化。(圖片提供:「國際經典文化協會」)
最近,有機會參與了由「國際經典文化協會」主辦的「兒童讀經導師培訓班」。瞭解到小朋友每天讀經20分鐘的好處,包括:加強記憶力及注意力、行為好轉、語文能力快速提高等。孩子們雖未對當中內容透徹明白理解,但琅琅上口之後,卻也會對其中義理,自然地有初步體會!而且,當中也有簡淺易明的文字,例如「弟子規」的第一章「入則孝」中,有句子是「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現代子女,如有經典文化的意識,在父母身體不適時,即使不完全做到以上十二字,儘管一句問候,都已令父母甜在心頭!
接觸過讀經班的學生、父母、導師等等之後,原來好些家庭都深被讀經的氛圍感染及帶動,在行為禮儀上,有良好的根基及轉化。正如誦經目標主題:「終身學習」、「以經行世」,學習經典,最終在「行」,提升品德學養。
早前到「弘揚中華文化會」舉辦的「兒童讀經班」觀課,形式是小朋友與父母一齊上課。長輩的身教,為小朋友從小種下聖賢經典文化培育的種籽。導師鼓勵幼兒階段,最好以三、五年時間,浸淫於經典文化的氛圍。這年齡階段,小朋友吸收力強,鼓勵先讀,自然背誦,縱使暫時對文字內容未能理解,但先收在記憶內,往後潛移默化,在讀書、成長、生命各階段,將會自然地對當中義理有所理解、體悟,終身受用。
將經典文化植根於幼學階段,目標主題是「終身學習」、「以經行世」;最終在「行」,提升品德學養。(圖片提供:弘揚中華文化會)
讀經課堂中,孩子的表現,不是大家形容的「港孩」或「魔童」。他們踴躍、主動、敢於表現、有禮、說話鏗鏘有聲(不是從喉嚨底發聲音的);學生也對導師及每位由學員扮演的小老師尊重及專注。小孩踴躍爭著站「台」做小老師及表演,眼神、說話、禮儀行為姿態,都顯示受過「訓練」的,與別不同!看來,小孩是否變成魔童,關鍵是父母提供怎麼樣的學習選擇、成長環境及言行身教!
讀經,似乎是一個被多數現代人遺忘、卻是返回原點、以聖賢文化智慧,為培育人的品德禮儀、素質打好基礎,踏實的途徑之一!
備註:「國際經典文化協會」自創會以來,十多年來不斷努力將聖賢文化帶入教育界,及舉辦公開讀經課程。如對【兒童讀經班】或對【兒童讀經導師培訓班】有興趣,可瀏覽網址: http://www.icca.org.hk/icca/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