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4/2018
實名買票遏炒風
本地演藝節目門票炒賣情況猖獗,最近因「棟篤天王」公開譴責才更備受關注。政府要杜絕「黃牛」,除了要堅持公平的原則,維護社會公義之外,照顧這類節目年輕觀眾的需要和利益,也不無政治的考量。至於當中涉及的私隱及其細節的考慮,將變得微不足道。
自去年2月中的黎明演唱會、今年5月的「五月天」演唱會及文化中心舉行的久石讓音樂會,以至7月紅館的黃子華「棟篤笑」等,一直都有「黃牛」炒賣活動,其猖獗情況令人側目︰「五月天」原價千元的門票在網上便被炒至逾1.5萬元,貴逾15倍!必須留意的是,黎明及「五月天」的演唱會,因場地關係,都受《公眾娛樂場所條例》的規管,「炒黃牛」即屬違法,問題只在執法,但久石讓及黃子華的演出,則因現行條例未必適用於政府場地而有「灰色地帶」,難以檢控。
其實,政府只要盡快檢討相關法例,堵塞漏洞,讓轄下場地都受規管,令「炒黃牛」刑事化;加重1950年以來僅罰款2,000元的罰則,並增加公眾售票比例,相信便有助遏止炒風。
筆者認為最能杜絕炒風的是︰社會齊心抵制「黃牛」!大家寧願犧牲欣賞節目,也不讓「黃牛」炒家得逞;運用市場力量,禁止謀取暴利市可行的。當「黃牛票」每次都因無人接手而「炒燶」,令這些不法分子損失慘重,他們才會絕跡。否則,無論法網多密,刑罰多重,只要暴利之所在,「黃牛」將禁之不絕。
可惜,這是不切實際。事實是,很多「粉絲」為欣賞精采節目、捧偶像場,都不惜助長炒風,鼓勵犯罪。更有自由經濟主義者為「黃牛」解讀,認為提高票價至與市場需求完全脗合,才可杜絕炒賣,資源才得以「最大化」運用,但這類學術討論通常都無助於解決實際問題。
公眾採用實名制及抽籤購票相信是個可行的解決方案。買任何門票,不少國家及地區都有採用實名制的成功經驗,而且行之有效,但轉讓、抽檢等行政成本(涉及資源、時間、排隊等)便要大家額外承擔。有部分人又會顧慮到自己的私隱,例如因實名制而需要披露自己的喜好、行蹤等,並認為代價太大,這令人聯想到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近日需要就保護用戶私隱問題,分別到美國國會,出席聽證會作證一事。
Fb用戶多用Fb來「分享」私人生活日常,「打卡」、「些牙」私隱,樂此不疲。諷刺的是,他們現反被Fb「危害」了私隱;香港也有人因怕欣賞節目,令「私隱」洩露而對實名制有異議。犧牲少許「私隱」以重獲公平購票的機會,是否值得,真這麼難判斷?
轉載自: 晴報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