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7/2016
減外遊 避風險
暑假剛開始,法國和德國就出現了幾宗的襲擊事件,無論那些是否恐襲,都令喜愛旅遊的港人多了一重考慮。若以保守的態度看,留港消費未嘗不是應對今時國際安全陰霾的選項之一。
今時「地球村」的消息傳遍世界比過去的更快,港人不少熱門的旅遊目的地都發生恐襲或政變,感覺就更近如咫尺。有旅遊搜尋網選出了全球「十大危險旅遊國家」,其中泰國、土耳其、南非,甚至印度等,都是港人旅遊熱門目的地,還未計入近日發生襲擊事件的法、德。事實上,香港那種較令人安全、安心的感覺,在世界各地,即使是在先進的國家及城市,都不是必然的。
人在異地,就要加倍提高警覺。先不談生命安危,黃皮膚的華人在人多擠擁的地方,不幸遇上扒手,被人打荷包,或遭搶劫,被人搶去財物,而蒙受財物損失,亦時有所聞。
美國介入中東政局,甚至出兵協助推翻敵對政權,都惹來伊斯蘭教國家及族裔的怨憤和仇恨;美國在911恐襲之後的反恐,更愈反愈恐,今時已是草木皆兵,連帶西方盟友也同時備受極端組織或恐怖分子的威脅。全球絕不會容忍以恐怖手段冤冤相報,但仇恨一日不消除,世界便永無寧日,這卻是無奈的現實。
因此,在目前環球安全都受到威脅的陰影下,大家寧可保守一點,留在較安全的香港,未必是個杞人憂天的做法。各位不妨就當世界各地有高傳染性的疫症爆發好了,一於留港消費,在這段時間內,為本地經濟盡一點力。
這個主張對酷愛旅遊,一到假期都要驛馬外遊的港人來說,並不容易接受,不過,今年決定少去這一次,雖會掃興,但就會少了些擔憂和顧慮。
至於已報名跟團或訂了機票、酒店到境外「自由行」的旅客,既然不能退團、退票、退房,只好隨遇而安,繼續行程。
歐美國家之外,在一些代表着美國文化的場所、人多聚焦的旅遊熱門景點及公共場所,例如劇院、車站、交通交匯處等,便要提高警惕,甚至多留在酒店,相信會比在街上安全。
有人或會認為筆者太杞人憂天,但近日德、法接連出現的無端橫禍,就不能叫人簡單以幸運或不幸看待,有時財物損失已算是「不幸中之大幸」。因此,如非必要,何必在這恐襲「旺季」冒險去當地「趁熱鬧」?而且很多旅遊保險對「恐襲」都有條款限制,一旦有事,需要多番證明才獲賠償,而「不保事項」也多,何況如果不幸遇襲,危及性命,縱可成功索償,如此旅遊的特別「經歷」,又值得擔驚受怕嗎?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民主派初選案,45名罪成被告判囚4年2個月至10年不等,你認為判刑是否具阻嚇作用?►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