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1/2016
「老」齡新定義
政府上月發表《香港2030+: 跨越2030的規劃遠景與策略》,提出隨著人口老化,未來城市規劃要採取「長者友善」的設計概念。的確,人口老化問題刻不容緩,單從人口規劃的高度去處理並不足夠,也要從人性化的角度,去營造一個更適合新世代長者生活的環境。而當中蘊藏的機遇,你看到多少?
目前香港人均預期壽命達84歲(來源:World Bank),高踞全球首位。而香港的人口老化程度,緊隨日本之後,在亞洲排名第二。去到2064年,香港65歲以上人口的比率超過30%。
無疑,應對人口老化的挑戰,我們要把目光放遠一些,正如我們於上月底發表的「兩地經濟」研究指出,不能忽視人口老化對經濟帶來的負面後果,包括市場勞動力減少、安老開支上升等。不過,在錢幣的另一面,筆者看到新世代的「老」齡人士,正以有別於過去的姿態呈現,當中有多少經濟價值和社會潛力有待釋放?
舉目四看,身邊很多年過65歲的所謂「長者」,仍然充滿活力和想象力,他們累積的經驗,更是家庭和社會的寶貴資產。
事實上,長者的能力遠超我們的想像,將近五分一的65至70歲長者仍在工作(來源: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香港恆生指數公司董事的平均年齡為58歲,其中12%超過70歲(來源:香港特許秘書公會會刊,2013年6月);2007年,香港60-79歲長者進行的無薪義務工作,創造了近7億港元的經濟價值(來源:Leeson & Harper,2007)。此外,長者在家中進行家務勞作的價值也一直被大大低估。
世界衛生組織於2015年發表有關老年化的報告,提出國際社會需要重新思考「老」齡的定義。報告指出,對待長者消極的態度會讓施政方向變得狹窄,浪費社會資源。
香港作為國際城市,面對人口老化問題,我們是否要有前瞻性?不但為消極的一面作好準備,同時緊貼潮流,為「老」齡下一個新的定義,擁抱當中的機遇?
我們在下月中推出「老齡社會」研究報告,促請社會各界重新檢視「老」齡的定義,認識人口老化政策,不僅是「安老」,也要視老人家為社會發展中不可忽視的一股中堅力量,同時建立合適的平台,釋放長者這一寶貴資源,推動社會發展。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