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過往專欄
盛衰關鍵
教材攻略。學得要精趣味投資法暢所欲妍HR唔易做辦公室政治論盡中港台時事要聞圖窮秘現中環人金錢世界呈分試 你要知小事大意義全城聚焦點政•漫料理NatFix我家私房菜素心Cook心理攻防戰綠路閑人好書看多點Pris形象教室形象UP!保哥快趣煮Green Monday看透生死親子語我要初創政策.正察跳躍中國時空筆記留心站財玄廣進點歷史看真點時勢造網紅Online有話兒DR-Max 一點就明Bella vita 美好生活iMoney 熱點Talk Of The Town活得健康點親子芬享不藥而癒人生燦爛點凱文隨筆尋寶島盛衰關鍵國金與投資留給囝囝IC理財打工秘笈樂活人生SME 解密「港」創業‧談管理心靈加油站「男」言之隱滾蛋吧,腫瘤花生味辦公室健康透視抗癌煮意知‧解醫學創業兵團匯對達人容我細說言歸政傳政經頑石不低頭為理發聲郎旋風薰香療法男士診症室抵玩自助遊句句有骨星座命理念力•氣功手機應用tips睛益求精嚴浩 LIKE!見微知著跟著陶冬找美食數碼潮人廣告有晴踏出退休第一步識食•惜食有種CEO叫做莊潮爆網事羅湖橋兩邊娛樂酷辣辣思歪思正十萬八千里樂本健‧教室特首選舉趣食60秒入廚101觀自然•觀香港有種生活政本清源心筆在妍維基解碼IT戰國誌煮酒論政今日趣聞馬壇.誌趣星期二周融愛瘋Apps美美道來大國崛起智醒日誌@中小企「營」刃而解Smart Buying甜品工房Education Calculator家事法庭升學信箱新手媽媽怪獸父母營營樂樂親子專題財富非常道謝國忠看勢獨唱團京城近觀原來如此乾坤挪移街坊食神Keyman森巴舞睇波LU文化導遊精神解碼抗癌兵團有營生活吾道崢廣見聞名家名畫商務英語型品薈我心中的米芝蓮歐洲直擊旅途中食得喜Leadership Coaching一哥教攝影心晴百態乳你同行專科專論人愛衣裝Word Discovery科技趨勢愛情故事投資達人政治擂台藝術投資秘笈抗癌點滴寵物情緣淘寶lization電影一線網絡鬼故主.管微博一分鐘管理娛樂有理進攻SAT古今名錶政‧經‧女人The Beauty Factor議會內外石油戰爭男女情色談金說匯風水環境學細味建築Green Hong Kong星光伴我行我吃過的米芝蓮A+孩子上海觀察京城札記鐵娘駕到食客三千創富新思維海外升學信箱Today's Web藝術投資世界在讀什麼-雷美華潮得起Business English飛越地球村紅酒情報職場物語股場琦手鑽石媒人Mei Ling好愛情‧壞愛情性治療師手記名牌女王嶺南人語醫美正當時黃金時代醫美正當時一份好工美麗不妥協上班纏下班逅

06/06/2016

故步自封 港人要尋夢廣東

  • 林奮強

    林奮強

    前香港行政會議成員

    曾任瑞銀環球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2011創辦非牟利政治研究智庫組 HKGolden50

    致力研究香港未來的發展藍圖

    盛衰關鍵

    逢周一更新

  先問各位讀者,知否香港的一大地標、構造獨一無二的灣仔會展中心用了多少時間建成?另外,舉辦了眾多大型活動及國際考試的亞洲博覽館,又用了多久?答案分別是兩年及兩年半。相比之下,我們的公屋,雖然40年來都是根據標準圖則設計興建,連部件都可以在外地預製和「啤」出來,但籌建時間卻居然要六至七年。

 

  一葉知秋,回歸前、後,發展香港的阻力有多大,實在一目了然。問題是,對老中青三代而言,在短短十多年間建設程序慢了幾倍,是否能令香港更人性化發展、更加利民?由長者及病人說起,過去18年沒建大型醫院的後果顯而易見,第一次見專科醫生的輪候時間大多是一年半以上,對比下新加坡平均只需幾星期,要如香港式的苦候個案更只有0.1%!

 

「反發展」思潮 港人自食惡果

 

  正如上周本欄所述,發展緩慢一來歸因於政府審批程序繁複冗贅,但亦與近年社會興起的「反發展」思潮有關。其實,反發展者不明白的是,在香港這個95%屬服務業的經濟體,想要有收入增長、上流動力、能好好照顧老弱傷殘,硬件供應不可或缺:除非你是街頭賣藝,否則表演工作仍需在劇院進行,醫生需要醫院、教師需要學院、科研人員需要研究院,當然還有商場、寫字樓、酒店,以及年輕人渴望「上車」、基層家庭苦候上樓、長者需要的院舍宿位。社會及經濟的正面改變,通通也需要新的硬件配合。

 

  但很可惜,這幾年「凡事政治化」的潮流將張德江委員長和梁特首時常強調的專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都當成「唱歌仔」、「耳邊風」,甚至醜化成「過街老鼠」,冠以「大陸後花園」、「官商勾結」、「地產霸權」等口號;贏了片面的道德高地,但輸了三代前途!以酒店房間為例:預期未來5年增加約七千間或一成;一橋之隔的澳門同期將翻一番,追上香港的七萬間!而且,在澳門落成的有Ritz-Carlton全球首間全套房酒店、全亞洲最大的JW Marriott酒店等世界級設施。結果是,理大的酒管精英讀了全球第二佳的課程,卻英雄無用武之地,或者只能到澳門發展,尋找他們美麗人生的夢工場。事實上,硬件供應緩慢絕對是窒礙聘請大量基層勞動力的旅遊業的最大「殺手」:即將落成的港珠澳大橋的另一端,橫琴便剛建成了新的長隆海洋王國;再往北望,還有上海迪士尼樂園、未來的北京環球片場等。

 

親手扼殺機遇 經濟終由盛轉衰

 

  更加令人欷歔的是,我們把自己機遇送給對手的,遠不止旅遊業:我們已因沒有創科政策配合,把明明起源於香港、現在全球市佔率達七成的無人機企業—大疆,白白送給深圳;至於另一傳統產業物流業,按旗下航機數目計算,中國南方航空已是全球第五大航空公司,有超過450架飛機,雖未達其千架的目標,已是本港最大的國泰只有不足150架的三倍以上!當香港仍在為籌建現時仍有人指控為「大白象」的三跑時,南航的主要機場廣州白雲機場的三跑已經運作近一年半!可能不久的將來,區內最通達全球的機場將在廣州,而非香港;而屆時港人到機場的鐵路,將是廣深港高鐵,而非機鐵!就連中大的眼科名醫林順潮、港大醫學院的團隊,也已出走香港,到深圳發展。

 

  另外,香港的甲級寫字樓長期不足,令商業租金高企,勢連經濟龍頭之一的金融業也將輸給前海!以上種種機遇的流失,都是把本來可以用作支援香港老弱傷殘、增建醫院老人院、改善退休保障的資源,變成深圳、上海、北京等競爭城市的利得稅和薪俸稅基。

 

  筆者向來強調今年是香港盛衰關鍵的一年。事實上,眼前可能出現的多季衰退便是重要的訊號。年初筆者多次談到,旅遊業因為我們打爛好客金漆招牌而大受打擊;而近日東亞銀行(金融業)裁員、建築師大行(專業服務業)減薪,加上已連續12個月負增長的出口數字(進出口貿易),似乎正在指出,香港經濟的四大支柱條條崩裂!而深港的盛衰交替的大勢,亦將由今年深圳GDP超越香港打開序幕。

 

深圳增長迅速 企業發展多元

 

  難怪連匯豐銀行行政總裁歐志華都表明,集團的全球發展重點是珠三角,更指香港是成熟市場,增長潛力不大。其實,這是Polite Speak,實指香港發展緩慢,硬件供應十年如一日,未能把中國的長期結構性增長機遇,鎖在「香港夢」中。既然香港做不到這個關鍵的聯繫人,那麼便索性繞過香港,直截了當地移到增長的源頭,繼續尋找「匯豐夢」。

 

  「香港夢不成,移夢於廣東」的情況更非個別例子,例如港人創立的物流業龍頭順豐,便也捨港北上,到國內上市。的確,香港以往對國際市場觸覺和反應極為敏銳,把握機遇極快;現在卻變成後知後覺,連創科局這個如此重要的政策局也拖延了三年。同樣地,議會對於「一帶一路」,也無知地嬉笑怒罵,完全不知他們正在為香港的未來,浪費多少黃金機遇!至於固有優勢產業如金融業則發展遲緩,大笨象(匯豐)變成股民小白象;相反,祖國早已了解並把握環球新經濟的結構動力,大力推動和鼓勵創新創業—到今天,國內科技巨擘騰訊的市值已達1.6萬億元,遠超歐洲最大銀行匯豐的1萬億元,亦帶動股市市值幾達香港GDP的15倍,是世界之冠。一般而言,股市市值只是等於一個經濟的GDP;很明顯,若沒有國內的結構性增長機遇,香港不可能有這些成就。而還未上市、以深圳為基地的華為,近日便有報道指該企業年薪逾百萬人民幣的員工,有超過一萬人;筆者相信匯豐在全球屬於高薪的員工,都未必會有此數量!而「中國Google」百度市值已達匯豐的一半;跟著快跑的「中國Tesla」、以深圳為總部的綠色汽車龍頭比亞迪的市值,也差不多追上香港的恒基地產。所以香港的年輕精英,如果想要高薪厚職,似乎不應再鐘情金融、地產,而應放眼深圳,找尋dream job。

 

新經濟崛起 港經濟氛圍大落後

 

  新經濟的龍頭已擊敗「舊產業」金融業的一哥,背後代表的是個翻天覆地的改變,但港人卻似乎懵然不覺:今天中環的中心點皇后大道中1號,是匯豐總部,是香港一直以來舊經濟的夢工場;但環顧中環,卻不見新經濟的代表如騰訊、阿里巴巴等的蹤影。相比之下,與我們一河之隔的深圳,早已在港人「白鴿眼」下,以為仍是讓港人「造長衫、買平餸」的地方,悄悄地高速超越香港。事實上,今年深圳的GDP將「過香港頭」。大家請看附圖:騰訊、百度的總部、阿里巴巴的辦公室,若各位在元朗、屯門往北遠眺,都可盡收眼簾。似乎,今天在香港的農地和魚塘以北,早已衍生了另一個中環,甚至是中國新經濟的龍頭中心!

 

  回顧歷史,幾十年前的香港遇到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剛好遇上二次大戰和國共內戰主要由廣東省湧港的難民,來港大展拳腳,當中包括李嘉誠先生。當時,香港山寨廠林立,家家戶戶穿膠花、剪線頭。可以說,一整代嬰兒潮出生的「中坑」一代,都是這樣養大的。到80年代國家改革開放,港商到廣東省廣設廠房,將香港的輕工業夢造大做好至世界級(world class)水準;而今天的8、90後,正是在這個香港夢中長大。

 

  展望未來,以深圳的高速增長勢頭,可預期深圳的樓價會高於香港;而今天全國人均博士學位最多的深圳,在教育水平上超越香港也只是時日問題;醫療方面,港大深圳醫院的床位達2,000張,造價只是約40億元,相比之下只增建少於200張病床的瑪麗醫院,重建卻要逾90億﹗正如上文所述,隨著國內的硬件愈建愈多,而且通通都比香港更新、更快、更大、更好、更平,香港的客源只會不斷往北流(剛出爐的競爭力報告,香港輸給深圳便是例證);而年輕一代因為在沒有硬件發展的香港,找不到他們想要的上流力,亦只能北移。廣東省也將由成就兩代港人事業發展的夢工場,變成香港年輕一代的「返工工場」,實在諷刺。

 

迷戀政治爭拗 棄社會需求於不顧

 

  發展停滯不前,離不開港人近年迷戀政治,一知半解地戀上遠在天邊的一些制度;反而自己、家人、社會的確實需要卻無心裝載,更懵然不知近在眼前的發展危機﹗其實,就算是被不少港人和政客奉為全球民主第一國際標準的美國,其選舉制度亦紕漏百出,會出現例如初選時選民投票給黨代表,卻不知黨代表是否支持自己心儀的候選人;或者個別黨代表不需要按該黨選民的意願投票等(https://goo.gl/bMQP4P)。就連現時共和黨的參選人特朗普,也曾公開表示「這選舉制度已被做了手腳,但我已利用它而快將勝出,所以我毫不在乎。(The system is rigged. But I am going to win. I don't care)」(http://goo.gl/DqJ4Qc)。想深一層,在選舉開支沒有上限的美國,今天在一些民調中顯示正領先對手希拉里(或拉成均勢)的特朗普代表的不就是赤裸裸的地產霸權,隨時可以用他的財富,買到全球第一經濟、軍事大國的最高政治權力位置?似乎這才是全球最大、真真正正的「權錢交易」?

 

  所以,若以為「隔籬飯香」(Grass i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正在考慮移民的港人,可以客觀、全觀、以事論事地審視現實,他們真正應該考慮的目的地,並非台灣、日本、美加澳,而是北望神州,移居廣東省!因為按腦力、勞力、創作力、創富力比較,香港以北這個我們昔日的夢工場,確是綠草如茵,經濟社會各方面,仍在天天進步。只是,想不到「港人治港」讓港人當家作主後,我們反而本末倒置,不理事實,沒有為自己和家人的前途,踏實地製造香港夢。結果,香港開埠174年來,由國父孫中山到李嘉誠、胡應湘、饒宗頤、查良鏞、杜葉錫恩、李小龍、周潤發、乃至數以十萬計的「廠佬」,創造出來的理性、文明、繁榮的社會,也會止步於今天。

 

  We used to make Guangdong’s history. But now we have become Guangdong’s history(我們向來都有分編寫廣東的歷史;但如今,我們只能成為廣東歷史的一個小節)!在香港盛衰關鍵的此刻,歷史巨輪之諷刺和遺憾,莫過於此!

 

轉載自: 晴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DeepSeek發布受到關注,惟美國正調查其有否透過第三方購入先進晶片,你認為美方會否封鎖DeepSeek?►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16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亞扁媽媽發表於 2016-7-3 10:40 AM
  • #17
  • 放眼世界是香港人最需要做的。

    表面看来,很多市民将注意力完全集中於一己意愿,仇视异己,不择手段去达到目的,什至妄顾社会安宁,输打赢要,如此种种似已达病态階段。

    情绪主导的思维和行为,根源是否在家教?较不如此深层次的大概是居住环境,人都有动物的 territory意识,少了放鬆的时刻就是多了受压的机会,情绪如何能安稳?政府抢地建屋一再受阻,有关人等请放过需改善居住环境的人,要解开社会情绪的结,居所是基本方向之一。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ALuis發表於 2016-6-16 02:17 PM
  • #16
  • 原來是英國人的舊電池

  • 引用 #15 hongkonger 發表於 2016-6-10 12:47 PM

    "We used to make Guangdong’s history. But now we have become Guangdong’s history!" --These words r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hongkonger發表於 2016-6-10 12:47 PM
  • #15
  • "We used to make Guangdong’s history. But now we have become Guangdong’s history!"
    --These words remind my days of studying in UK, when the Brits looked down on the Chinese and others.
    Some Brits (never been abroad) still thought Hong Kong was full of Chinaman wearing pig-tails and travelled by rickshaws.
    It was not until I showed them a post card of HK--a panoramic view from the Peak with high rise buildings lining up on both sides of the Harbour--that they realized their biased views were totally wrong.
    The Brits I encountered those days are no different from what I now meet in some circles, made worse by the persistent propaganda of Gutter Press and Social Media.
    I think these characters are lucky to become "Guangdong’s history", for I fear they will become "the footnote of Guangdong's history".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左中右發表於 2016-6-9 11:50 PM
  • #14
  • 我在重回etnet 討論區時,我重複講了一個港英時代的社會現象,正確來說是黑社會現象:在正常做生意的地方,如冰室涼茶鋪,經常有一班三山五嶽,飛仔,絞身漢在打躉,一杯清茶淨就霸佔人家做生意的地方!再不是就大聲喧嘩,粗言穢語,騷擾其他客人,替人家趕客,使人家做不到生意!

    想不到香港今天的人,如此懷舊,狂熱追求,要把這些歷史回憶重現在香港今日的生活!

    就看何韻詩和Lancôme 的瓜葛!你們倆的恩怨情仇,大不了上法庭解決!公文袋為你正義的訴求必然會義不容辭的替你打官司!何需動不動班馬哂冷,佔人鋪,阻人做生意!你與人昨天攬頭攬頸,替人唱歌,今日勢不兩立,要挖人山墳!別人要幫襯都要被你鬧臭!

    人家有負於你,寃有頭債有主,你要攪臭人家也罷,但你們連巜無辜》的百貨公司,連卡佛都要被你們攬,你們凡事要全香港停擺,一定要順從你才作罷,這不是黑社會是甚麼?

    也許你們更出色,成了黃社會,全香港的生意,誰可做,誰要関門,
    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
    都是要你們公民袋,民協,扮民説了算?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左中右發表於 2016-6-9 11:47 PM
  • #13
  • https://hk.news.yahoo.com/video/石澳東丫背村寮屋被指非法改建-104045501.html

    如果我們留意這類新聞,涉及的前港英官員與商人的共同利益,和今天,九七以後這些利益集團如何針對醜化攻擊新背景的政府,用漂亮的如環保之類的籍口,阻止政府的發展計劃,便可看見他們如此積極的背後心態 - 若非如此,他們的不法,不道德,既得利益,和已發展計劃,便越來越容易被揭發,被消滅,變成一無所有和身敗名裂!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左中右發表於 2016-6-9 11:47 PM
  • #12
  • You deserve it:

    Beatles: Eight days a week!
    http://youtu.be/jZzEvqDQfIA

  • 引用 #7 一成 發表於 2016-6-7 07:33 AM

    5月份,我的正式工作,只有8天工作。這些都是真實數據。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bthinker發表於 2016-6-7 08:24 AM via mobile
  • #11
  • 回覆 #3 ctang8


    法冶????? 佔中後尼樣野已失踪左啦。

    自由????? 睇下尼度d言論自由,口水多到浸死好多人啦。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bthinker發表於 2016-6-7 08:19 AM via mobile
  • #10
  • 我只是靠估,近年影响最大是飲食,酒店及零售。而這几行業都是僱用最多臨時工。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jutice發表於 2016-6-7 08:12 AM
  • #9
  • 請問做盛行?

  • 引用 #7 一成 發表於 2016-6-7 07:33 AM

    5月份,我的正式工作,只有8天工作。這些都是真實數據。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一成發表於 2016-6-7 07:44 AM via mobile
  • #8
  • 有米就去做飯,冇米就去造反。

    經濟唔好,罪案自然會發生。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一成發表於 2016-6-7 07:33 AM via mobile
  • #7
  • 5月份,我的正式工作,只有8天工作。這些都是真實數據。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6-6-6 04:24 PM
  • #6
  • 「凡事政治化」唔係全無好處架,對啲吖大個死人口就有人送錢過佢地袋住先嘅醒目仔黎講,益唔得哂咁多人囉至弊就!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第一牛精定律發表於 2016-6-6 02:13 PM
  • #5
  • 好野梗係要搵個好嘅推銷員啦,習總都係去中東、中亞推銷一帶一路同高鐵,推銷員只要推得其所,唔怕做。但係有一啲人佢推無可推,銷無可銷,只管日日抹黑、唱衰,佢哋勞累得嚟又冇作用,可憐之至。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Kokomiao發表於 2016-6-6 12:37 PM
  • #4
  • 香港 真的敗在年輕一代手中嗎?
    絕不! 所謂中坑一代 也責無旁貸!
    作為家長一代的中坑 如果你的兒女當年跟你說 要去做科研 要去創業 有幾多人支持?
    如果你的女婿沒樓沒車沒穩定工作 你會讓女兒嫁嗎? 是誰口邊常羨慕別家女兒嫁入豪門?
    是誰要求幼稚園就要琴褀書畫樣樣皆精 而自我照顧的能力卻從來不重視?
    政策 是誰定的? 年青人定的嗎? 沒有創科局 就不能各部門自行創科嗎?
    東北新發展 洪水橋新發展 有建醫院嗎? 有建安老院嗎?
    當對手都走自己的特色路 而我們卻愈來愈「中國特色」...誰之過....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ctang8發表於 2016-6-6 11:58 AM
  • #3
  • 好一個大陸推銷員。他應該知道大陸走資的嚴重性,香港也是大陸富豪的目的地。

    香港人的法治和言論自由是錢買不到的。作者吹噓的只是一個窮得只有錢的前途。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六十後男士發表於 2016-6-6 10:28 AM
  • #2
  • 非常支持作者的文章.
    除了殖民地餘孽阻住地球轉之外, 殖民者遺留下來的壟斷制度, 也局限了香港進步.
    例如八達通, 港鐵附屬, 廿幾年來沒有突破.
    反觀國內, 後來居上, 已經發展出電子支付, 電子錢包的事業.
    八達通依然固我, 因為就算有人想加入, 不通地鐵便無人用.
    地鐵有千萬個技術理由, 不讓其他產品共用系統.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