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3-08-08

炒無可炒 茶葉也來證券化

  早前,筆者有幾個朋友在內地尋找投資機會,沒多久就盯上了一種特殊的玩意——「茶票」。

 

  這是一種近似「股票式」的茶葉,內地早前也曾一度熱炒這種背後暗藏抵押品的「茶票」。

 

  在今年4月份,內地出現了一種全面嶄新的投資產品──「可抵押式茶票」,最初發行價每套不過2萬元人民幣,發行沒多久,價格已馬上飆升超過一成。

 

  另類投資產品的興起,不知道是否與內地A股IPO暫時停頓有關?又或者是內地投資者炒無可炒。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內地茶葉市場正逐步邁向「金融化」,部分珍貴或流行的茶葉日後將持續以類似證券形式,在交易市場中登場。

 

  率先推出全國首套「可抵押式的茶票」的是廣州國際茶葉交易中心,而首套茶票的名字相當高雅,名為「平西唐漢(良金璞玉)典藏茶票」,上文提到價格至少飆升了一成以上,實情遠比這個瘋狂。據悉目前市場價格已較發行價上升了近四成,看來內地茶葉收藏者以及投資者均對這種茶票十分受落。目前看來,「可抵押式茶票」市場發展空間非常遼闊。

 

  這種茶票在初登場時發行價為每套2萬元,當中茶票內含的「資產」為「八餅生茶和八餅熟茶」,限量發行約1.75萬套。其實,在這之前,內地也曾有茶票的發行。在去年下半年,內地出現首套「茶票」產品──「甲拉一號生肖龍茶票」,但是並沒有甚麼「衍生化」融資兌換功能。

 

  現在,茶票產品的功能「更上一層樓」,加入「衍生」金融特徵,「可抵押式茶票」的發行商承諾──投資者在符合銀行基本准入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直接將相關「可抵押式茶票」作為抵押品進行融資或按原始發行價兌換現金。

 

  內地為了輔助區域性產業進行融資發展,「茶票」的出現的確有助推動市場。珠江三角洲是內地茶葉的主要銷售區,而雲南、廣西、湖南等地則是內地主要的茶葉生產區,茶葉產業為保發展活力,無可避免地需要革新和創新。

 

  若各地產業力量真的聯合起來,再加上金融市場的完善配合,其實在某程度上是有能力去發展一些較為具備實力和投資價值的「茶票」。

 

  從發展角度去看,不少內地專家也曾提出意見,內地茶葉市場正嘗試以「證券化」的方式來優化和活化茶葉典藏交易。要產業蓬勃發展,整個交易過程和流程也需要「電子化」。在未來,投資者需要在茶葉交易中心交易平台上開設交易賬戶,而整個交易過程中將會以無實物的電子化形式進行,這將會是內地茶葉「證券化」的必經之路。

 

  不過,作為投資工具,目前內地的監管法規可能鞭長莫及。投資者和市場還是需要考慮到一點,在內地造假成風的社會氣氛下,如何能保證茶票背後所涉及的「典藏茶」和「高端茶葉」的質量?

 

  在進行「可抵押式茶票」交易時,這象徵著投資市場對茶票制度和產品的信賴,因此整個流程涉及非常高的要求。可是,內地市場不少產品真假難辨,就以內地最流行的普洱茶為例,全國流通的普洱茶質素良莠不齊,令人害怕的是部分茶葉本身更含有危害健康的微生物和物質,可以被內地納入典藏系列的茶票當中的實物必須具備極高標準、質量和保存度。當中保存度極為重要,若茶葉一年不到就變壞,如何能支撐年期遠遠長過一年的茶票嗎?另外,內地有這麼多高端茶葉可以轉化為這麼量大的金融工具嗎?

 

  參考部分內地資深茶葉界專家所言,觀察內地生產商的儲存能力,目前只有五成生產商有能力去滿足儲藏3年以內的保質保證要求,更只有不到一成的倉庫和商家能夠滿足儲藏十年以上的保質標準要求。

 

  若未來金融「茶票」成為主流工具,現在開始就必須對現有內地整個茶葉產業的流通、儲藏、貿易等每個環節都需要進行大肆改革,否則大家買到這些所謂「投資工具」的背後只會是一些腐爛「樹葉」,投資隨時化為烏有。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

更多中環人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傾力救市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