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3-06-27

別了「經濟增長」

  市場動蕩,投資銀行業務受到極深的影響,充裕的資金本是業界發展的基本條件,筆者認爲投行業短期發展勢必再次受挫。

 

  針對近期內地銀行業資金緊張問題,雖然未必持續,但中國人民銀行態度堅決,筆者估計短期內政策轉爲寬鬆幾乎沒有機會。諷刺的是,「加息」看似反而排上議程。

 

  內地資金緊絀已令內銀股明顯下挫,若內地經濟最終冷卻放緩,對環球資本市場絕非好事。經濟向好帶動資本市場上揚的美好時光或許己逝。未來數月,美國和內地經濟數據以及退市問題將持續困擾市場。

 

  此外,穆迪將香港銀行業評級展望由穩定降至負面。回顧上半年市場表現,恒生指數表現虎頭蛇尾,初段受惠於美國復甦、日本無限「量寬」及炒作內地市場見底回升,指數在2月份曾上升至近兩年高位23,944點。不過。隨後就受到聯儲局退市言論的困擾,及後內地抽緊銀根,也影響了市場的表現。

 

  「鬧錢荒」導致内地隔夜拆息一度飆至30厘的新高,中國人民銀行僅強調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而內地正面臨一系列經濟改革,由外向出口型經濟,轉為內需主導的過程,需時已經較預期為長。因內地經濟增長未如預期理想、監管問題又未明朗化,加上地方融資平台過度借貸問題始終需要解決,市場依然在等待答案。

 

  金融海嘯後,全球流動性擴張導致資本大舉流入新興市場,與1997年亞太金融風暴前的局勢類似。不過,環球貨幣寬鬆環境卻更為極端。第一、環球利率水平更低,接近下限,第二、量寬的規模與方式可謂史無前例。

 

  在2012年的下半年,流入新興市場熱錢的速度更加快了。這與美國和日本央行先後推出無限量的量寬政策有一定的關係。此外,歐洲央行推出的政策也導致問題惡化。日元的貶值再火上加油,投資者的預期空前高漲,大幅刺激了新興市場的套利交易。

 

  不過,對大多數的亞太區國家或地區而言,目前風險遠低於1997年亞太金融風暴時的情況。觀察不同亞太區國家地區的客觀環境,當中外債佔外匯儲備的比率下降、相關市場的匯率靈活性改善、同時也加強了資本管制、外匯儲備也明顯較豐厚。

 

  若熱錢持續流出,在流動性持續減少的情況下,新興市場內部經濟也將面對更大的風險。當中信貸過度擴張、資產價格過高,以及外需萎縮將導致另外一場危機。資產價格有可能會崩潰,信貸風險將引爆銀行危機失控,投資增長也將重挫。在最爲極端的情況下,大家或許已經開始慢慢告別經濟增長的年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有議員倡向來港高才專才派2萬元生育獎金,你認唔認同?► 立即投票

更多中環人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