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6/10/2016

香港年輕人慘「被代表」,房屋市場更混亂!

  • 汪敦敬

    汪敦敬

    汪敦敬先生從事地產代理業30年以上,創辦祥益地產,認為中小企不要模仿大公司的經營方針,應發展屬於自己獨有的策略去開發藍海市場。

    撰寫樓市評論文章20多年,於2009年金融海嘯後認為市場會出現新的秩序及邏輯,主力撰寫有關新常態(new normal)文章,更強調在機會成本的法則下「買不買樓也充滿風險」甚至「不買樓的風險更大」!

    近年汪氏提倡「平民財技」,認為在波譎雲詭的世道中一般市民也應該講究理財的技術,故撰寫普羅大眾也能掌握的財技分享。

    汪敦敬經營企業的格言是「上善若水」,認為營商要「追求增值不求奪財」,祥益地產高度參與社區公益及慈善活動,融為一體!


    樓市點評

    本欄隔周更新

  開始執筆時正是颱風「海馬」訪港,

 

  望出窗外,雲開始飄!浪開始湧了!

 

  像香港樓市嗎?

 

  似香港局勢嗎?

 

  我們每天看新聞報導往往也看到不幸的戰亂,看後雖然心裏也感難過,但香港人從來也覺得戰爭只是遙遠的事!我們實在太幸福了,幸福到忘記(或從來不知道)香港本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爭之「亂」隨時可重新降臨!

 

  大多數香港人只知道在18421860年兩次鴉片戰爭中,清朝政府分別簽署了「南京條約」和「北京條約」將香港島及九龍半島割讓及租借給英國,以為英國獨具慧眼把香港這小港經營成為東方之珠,但葡萄牙早於1514年已派兵抵達並攻佔了屯門,立葡屬香港,明朝軍隊於1521年(正德十六年)向葡萄牙開戰,史稱屯門海戰,明軍最後全勝!葡萄牙想要的,自然是進入中國的門戶了!

 

  當然,大家也記得1941年香港淪陷,但參與香港的抗日戰爭除英軍、華藉英兵及不列顛印度軍隊外,還有來港支援的加拿大軍隊,可見香港要塞在國際大局上絕不能失!香港失守,更代表國家門戶被圍堵,加上盟軍在歐洲及東南亞戰線全面失利,當時工業基礎中國實際在資源上已被封鎖!當年不少青年學生也從軍報國,那個年代,「寧為戰死鬼,不當亡國奴」獻出自己生命就是年輕人面對國家的態度!

 

  硝煙瀰漫的不單在戰爭上,流血更出現在香港內部衝突上。1899年,港督派人接管新界,原居民激烈反抗,英軍炮轟錦田鄉吉慶圍,不少村民被殺。英軍藉口當地人民反抗接管新界,強佔九龍城,並佔領深圳達半年之久。真理,其實只存在炮火射程之內。

 

  在6367年,香港分別出現了暴動,也發生了人命傷亡,六七暴動死亡人數約51人死亡,800人受傷!動亂,本是四伏在本土,流血鬥爭和不同外部勢力入侵的本質,根本蘊藏在土壤上,和平安定非必然,香港人應好好珍惜羽翼,避免因包容而讓流血的歷史重演!

 

  發生了年青候任議員在宣誓儀式時辱華的事件,並沒有改變我「多讓年輕人進入議會當家作主」的看法,因為抗拒他們等同香港互相磨損,只是,既然年輕人已當家作主,就應有主人的風範及承擔!最近的「梁、游辱華」事件,無知地打了一場沒必要打又毫無貢獻的仗!幼稚且敢做不敢認!錯就要面對和承認,年輕人很應該去學習承受後果!

 

  事件最受傷害的其實是一眾香港的年輕人,他們慘「被代表」,世人也以為香港新一代是寵壞的一群,不懂進退,愚昧自大!但我認識的香港新一代並非如此,當中不乏精英!給他們足夠的磨練機會皆可當大任。

 

  兩位年輕人的失敗其實是社會包括我輩的失敗!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顯然得到太多的包容及容忍,令他們無限脹,不知界線!

 

  而摧毀他們的其實是傳媒、政客甚至法庭,並沒有做好自己的功能及天職,過份「寵愛」新一代,令真理及正邪界線不能在社會上得到彰顯,當追求理想可以無底線的時候,就欠缺了進退和妥協的空間,自不可能在妥協中得到政治成果了。

 

  若想下一代年青人有好的前路,就必須要解決房屋問題,房屋除了是資產財富之外,亦象徵了生活的空間及質素,亦是事業上的養份,所以年輕人進入立法會是需要多在這方面做事,多為年輕人發聲,反映運作上的不公,而不是作無聊的惡作劇去冒犯任何人,議員要開拓社會新的天空是必須要政見不同的對手的支持,否則只會一事無成。

 

  如果從一個從事地產30年以上的選民的角度去看,立法會新的年青成員的工作表現,我認為他們是繼續努力,而我們是需要繼續支持他們的。

 

  朱凱迪議員給予公眾勇敢的感覺,我認為令到「官商鄉黑的問受到公眾的關注,這點值得欣賞的,但是我認為事情不應該聚焦在「摸底上,「摸底是溝通方式之一,本質沒有問題,反而是其他方面有沒有充分的諮詢才是需要探討的地方,但人們將注目放在「摸底」,會令政府將來不敢用同樣方式去試水溫,反而令效率減慢,而實質上議員都無在橫州發展土地上找到扭轉局面,能增快供應的重點,這個我認為還需努力。

 

  由候任議員用穢語去討論年輕人的「性空間」,我不介意有關粗俗的語,而有關問題亦是實在存在的,但重點是議員們要做實事,否則受害都是年輕人。

 

  反而鄺俊宇議員在處理「康橋之家」問題上,我反而是欣賞,相對其他年青議員來得實幹,希望這種少說話多做事的形象可以成為主流。

 

  雖然,美國牽頭的環球量化貨幣帶來環球的「資產荒」,但只要明白「資產荒」的特性對症下藥,樓價高的問題是可以得到放緩或者解決的,在新常態中,樓價愈高,能買得起的「合格購買力」就會愈來愈少,那麼,只要有一日放盤量或者新供應高過「合格購買力」數量的時候,樓價就會出現下跌壓力!掌握這個供求互動的關係,我認為政府可以牽制樓價向上的銳氣。政及立法會議員們是仍有很多空間去改善樓市為市民造福的。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美國總統特朗普批評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是「一位未經選舉的獨裁者」,俄烏戰爭早應停止。你是否認同特朗普的說法?►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37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一成發表於 2016-11-4 12:18 PM via mobile
  • #38
  • 我知道了,我們上一代錯在那裏,就是錯用「獨立」一詞,獨立一詞應只限國家使用。

    「司法獨立」很明顯是一個用錯詞的例子。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Radical發表於 2016-11-3 11:18 AM
  • #37
  • 時間錯亂,時光機到處販賣~

    辱眼字眼舉旗吶喊,六四文革飄而後遠

    橫跨成立,近現代史,難掩心中之情~~
    (在外交立場,可別忘了那一位經常對外界宣稱別忘歷史教訓)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6-11-1 03:41 PM
  • #36
  • 可以番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8eOBP9Ftgk&index=8&list=PLV5D2AqL8HrOra2FQdlGmIZoW4zhFm_Mt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6-10-31 11:41 AM
  • #35
  • 深刻的教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joJ_H-IepY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六十後男士發表於 2016-10-30 11:29 AM
  • #33
  • 老闆就是世界仔, 馬上補飛.
    因為胡塗官萬一真的當選, #30可能被對手利用, 向新主獻媚.
    就是因為#30並沒有說這補飛立場, 我才讚揚.

  • 引用 #32 汪敦敬(作者) 發表於 2016-10-30 12:32 AM

    回覆 六十後男士 多謝大俠讚賞! 不過,我要更正#30所說應是「大法官競選特首」才對!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16-10-30 12:32 AM via mobile
  • #32
  • 回覆 #31 六十後男士


    多謝大俠讚賞!

    不過,我要更正#30所說應是「大法官競選特首」才對!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六十後男士發表於 2016-10-29 02:32 PM
  • #31
  • 老闆的文章最後一段, 讓在下佩服到五體投地.
    法律, 最終是服務社會.
    有人以法治來攪司法獨大, 法官成為上帝,
    忘記了社會為甚麼養這班人.

  • 引用 #30 汪敦敬(作者) 發表於 2016-10-29 01:50 PM

    回覆 靚姐 靚姐說得太對了。 昨天看電視,我看到大法官競選立法會議員,談論到六四及佔中,居然覺得好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16-10-29 01:50 PM
  • #30
  • 回覆 #18 靚姐


    靚姐說得太對了。

    昨天看電視,我看到大法官競選特首,談論到六四及佔中,居然覺得好玩,作為法官是否應該先看事情的本質,六四尤其是佔中事件,背後有否外部勢力,這個才是事情的重心,如果有,事情就是一場戰爭,如果是一場戰爭又怎能說「好玩」呢?

    至於六四事件,如果有朝一日他作為特首,其實是可以要求中央將事情更加多的始末披露,而不是表面看到去教中央做事,難怪香港回歸後日益走下坡,原來法官也只是平常人,平凡到正如靚姐所說的「也不容易察覺自己的所謂「自由意志」實在是羊群智慧吧」。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16-10-29 01:49 PM
  • #29
  • 回覆 #16 吡吡


    無限感激你的短片提供,筆者看得太慢卻獲益良多。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16-10-29 01:48 PM
  • #28
  • 回覆 #15 靚姐


    多謝你的持續支持。

    我的文章的題目是經濟編輯的修改的,但他選擇我文中「被代表」的字句,的確目光如炬的,公眾尤其是年輕人知道自己「被代表」,亦可能是年輕人上位的其中一個收獲。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16-10-29 01:46 PM
  • #25
  • 回覆 #10 一成


    有道理,但可能更嚴重就是政府忘記了公屋的初衷,公屋原意是讓草根有安居樂業之所,也是孕育小康之家之地,而小康之家是包括能自置物業,然後就搬出公屋,筆者正正是「徒置區的第一代嬰兒」,在我家出外自置物業之後,就將徒置單位交回政府,我認為這個初衷到現在都無因為時代而改變,只是香港人忘記了甚至政府也沒有去堅持而已。

    大家想想,公屋是行政上「蝕本」的項目,因此,不應該當是私有化的世襲居庭。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16-10-29 01:45 PM
  • #24
  • 回覆 #7 hongkonger


    說得太好了,香港政界之低級是在於無原則及忘初衷。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16-10-29 01:45 PM
  • #23
  • 回覆 #6 hongkonger


    多謝你的持續支持。

    很對,父親教仔如是,社會培育年輕人也如是,同一道理。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16-10-29 01:44 PM
  • #22
  • 回覆 #5 六十後男士


    多謝你的持續支持及欣賞。

    你的建議其實與我的文章內容無矛盾,你的意見並沒有被忽略的。

    香港有不少有心的人,他們都很有誠意為香港做事的,希望閣下的概念可以帶給他們更多的靈感。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16-10-29 01:43 PM
  • #21
  • 回覆 #3 吡吡


    多謝你的持續支持。

    的確令人失望,他們應該承擔後果。

    但我仍然堅持給機會年輕人上位,因為反正內耗令到香港一事無成,衰在他們手,和我們與他們鬥爭衰在我們手,其實結果一樣,但是我們就有了扭轉因果的機會。

    當然,對一些激進份子來說是毫無意義的,但對新一代的精英來說,他們有了看透事情的機會,他們不少也了解到香港的矛盾不是在於政見不同,是在於行為有別而已,對於這班在當刻能看清事情的年輕人來說,我是欣賞及安慰的。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16-10-29 01:43 PM
  • #20
  • 回覆 #2 Super_Super


    多謝你的留言。

    很有道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啊!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六十後男士發表於 2016-10-29 09:02 AM
  • #19
  • 據運輸及房屋局截至九月底最新數據,未來三至四年潛在供應企穩9.3萬伙,續為歷史高位。首三季施工量亦累錄1.91萬伙,已較去年全年多出34.5%,只計三季已創十六年來新高。但有學者認為供應雖多,但包括內地客等需求增加,相信無阻樓價繼續升溫。
    東方日報
    上面證明, 增加供應並不是徹底解決樓價的方法.

    房叔你要駁斥我, 歡迎.
    請對著我的論說來駁.
    我無時間跟你咬文嚼字.

  • 引用 #17 一成 發表於 2016-10-28 09:46 PM

    公平?你是指什麼?競爭環境?競爭環境是公平的。你都要公正一點,外國人也有很多懶蛇。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