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9/05/2016

年輕人,你選擇做買家,還是放棄者?!

  • 汪敦敬

    汪敦敬

    汪敦敬先生從事地產代理業30年以上,創辦祥益地產,認為中小企不要模仿大公司的經營方針,應發展屬於自己獨有的策略去開發藍海市場。

    撰寫樓市評論文章20多年,於2009年金融海嘯後認為市場會出現新的秩序及邏輯,主力撰寫有關新常態(new normal)文章,更強調在機會成本的法則下「買不買樓也充滿風險」甚至「不買樓的風險更大」!

    近年汪氏提倡「平民財技」,認為在波譎雲詭的世道中一般市民也應該講究理財的技術,故撰寫普羅大眾也能掌握的財技分享。

    汪敦敬經營企業的格言是「上善若水」,認為營商要「追求增值不求奪財」,祥益地產高度參與社區公益及慈善活動,融為一體!


    樓市點評

    本欄隔周更新

  有中學老師帶學生到我的公司探訪,有機會和年輕人交流。我用心聆聽,的確,社會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我們應給更多支持他們,但當有年輕人表示因為社會的不公,所以寧願「打機」也不計劃置業時,我卻感到心痛了。

 

  但中年商人心痛相信對年輕一代不可能有感染力,於是我改用另一角度以事實回應:「作為資深投資者來說,我非常歡迎年輕人盡情打機不去計劃買樓!因為愈多人放棄置業也即代表市場愈多租客,收租回報就愈穩健及可觀了!」事實的確如此,如果年輕一代減少自置物業的話,租的需求自然增加,不單令租金上升或堅挺,更因租賃的回報率可觀而令買賣價格得到支持!

 

  我希望年輕人明白,市場的主宰者是市場本身,有時政治甚至極權也改變不了市場,年輕人切勿以為杯葛或自暴自棄可改變到現實,不單不會改變到,更加擔誤了改善問題的契機。

 

  市場不單需要買家、賣家,其實更加需要「放棄者」,因為要有人放棄,機會才會出現,當70年代洋行大班還未看淡香港前,包括長江實業和新鴻基的「華資五虎」並不容易崛起,在樓市,有人不看好樓市才會形成入市機會,市場不可缺少的不是買家,是放棄者!

 

  香港樓市的問題其實是太少人看淡,因此沒有足夠的人放盤,佔市場最多潛在供應及持份最大的二手市場,就是因為愈來愈少人放盤才令樓市供不應求,官方的所謂期望管理就是要更多人看淡樓市。近年的所謂「劈價勢」,說穿了其實就是官民合奏,恐嚇小業主的結果。

 

  年輕人,事情的核心是,你在人生及市場上,你選擇哪一個角色去做?去爭取及追求做買家?還是選擇做放棄者,將機會奉獻給決定前進的其他年輕人?

 

  這世界是弱肉強食的,說文雅一些可以說是物競天擇,其實,生存真正是刀頭舔血,撕殺完再用興奮的心情,以舌頭在斬崩了的刀上品嚐敵人的鮮血,這就是求存的實況,「真理從來只在炮火射程之內」!

 

  筆者算是撰寫貨幣戰爭的評論者,但其實貨幣只是另一次世界大戰在這世道中的武器,年輕人,現實上你們未來要面對的是全球一體化及其引起的「環球本土運動」!不單止在香港、台灣、菲律賓……甚至美國的特朗普的崛起,其實也是以保護本地人利益的政治訴求,「全球一體化」令幾乎所有競爭也要與全世界的對手比拼!即是我們可透過互聯網配合的新常態去爭取境外全球的利益,也相反地,全世界各地也可去搶我們在香港的利益,當中出現了一個矛盾,就是我們也賺著境外別人的錢的同一時候,我們也需要讓別人入來賺我們的錢及享用我們的空間,否則,別人也會抗拒給你賺錢的機會,我們可能會很快便失去賺別人錢的競爭力了,於是,全世界也進入了政治的博奕年代,一個Give & Take 的遊戲,看誰搶掠別人最多卻能守護自己被別人搶得最少,那個就是勝利者了!

 

  香港人可以永遠高人一等嗎?全球一體化,加上資訊的高速傳遞,不單只將競爭的戰場拉闊,更加令到市場的變遷進入「十倍速年代」!現在部分的所謂經濟衰退,其實只是市場變得愈來愈快,人們卻適應得慢的結果,香港人本來擁有的優勢,在這光速變遷中,根本不算得甚麼,重點是——現在及未來你準備好和人鬥快未?!和準備好更努力比拼未?!十分遺憾,我們都在浪費時光!開著電視或打開報紙看到的,也是無價值的爭拗,競爭力卻在荒廢著!我們的政客是在爭取著Give & Take嗎?不是!筆者作為在香港生活54 年的香港人,我絕對渴望不同的政治理念在香港共冶一爐,我介懷的是大家都浪費著時光做著愚蠢的事情!

 

  香港人請不要自我陶醉!更不可妄自菲薄,看客觀理據吧,中國高鐵全長約2萬公里,時速200公里以上,一馬平川於九州,内地人看到的天空會比香港細嗎?如果西方國家的月光才是圓的,那麼內地不少人到外地的機會比香港人更多更頻繁,內地年輕人到外國留學一定比香港人多,我們又憑甚麼比人優勝?

 

  令我想起幾年前的西九凱旋門,我曾經自嘲說變了天安門!曾幾何時,它被新住客——中國太太們所衝擊,聽我太太轉述,因為大家的生活習慣和禮儀不同,令到會所的女更衣室也深受困擾。不過,中國人原來是學習最快的民族,這個困擾只需半年時間就成功磨合,到了今天,那班中國太太們已經是顯得有品味及風度了。

 

  07年的時候,我不選擇住君臨天下而搬去凱旋門住,是因為君臨的內地人較多,到了今日,我已搬到君臨天下,也喜歡住那裡,大部分的住客是我所見最有禮的,但依然是中國人較多,世界的確在變,別人是不斷進步,我們又如何?

 

  我記得少年的時候,哥哥很努力讀書,因為他見到對面屋是有一個「勤力仔」每天通宵達旦讀書,於是引起他奮鬥心,那年哥哥考試全級第一,那些年香港人是全力奮鬥,個個爭勝的,今天又如何?

 

  現在沒有機會,所以不去奮鬥嗎?教我做地產代理的恩師(即我的家姐),教了我一句說話,終生受用的:「成功憑自信!失敗找藉口!」

 

  到了一天,港珠澳大橋40分鐘的生活圈及高鐵將中港緊扣一起的時候,我們每朝醒來的家,只是新天地的出發起點,究竟你願意走幾遠去看你的天空?當你的朋友、夥伴、和競爭對手早餐、午餐、晚飯都身處珠江三角洲不同的CBD的時候,你是否仍然選擇只局限在香港這小天空?

 

  我明白不少人是對內地人是有偏見,可能收不到我以上的觀點,不如我們向外看多一點,香港人即將面對外傭荒了!印尼已經宣佈了在2017年底開始不會再輸出女傭,原因其實是與一帶一路帶來大量的基建及經濟改善有關!連印尼都享受高鐵及新海港設施的美果!很快的將來,我們女傭在故鄉--印尼,她們看的天空亦會比我們大,享受的生活亦可以比我們更高效率甚至見識更多!如果我們再停留在現在的眼光不去進取或回復競爭力的話!

 

  有人說新一代是要面對全世界的競爭,但是在競爭對手增加的同時,周圍卻有不少人選擇做市場上的放棄者,這也令一些空間或者板塊增加了機會,人生是禍是福,始終還看自己的態度。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美國總統特朗普批評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是「一位未經選舉的獨裁者」,俄烏戰爭早應停止。你是否認同特朗普的說法?►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48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hongkonger發表於 2016-5-25 03:51 PM
  • #49
  • Now some decades later, I am witnessing the same process repeated in my homeland.
    I felt a strong sense of irony: I fled from a democratic country with chains and shackles in the form of stringent rules and regulations to my homeland which was then renowned as an adventurer's paradise.
    But this paradise follows the footsteps of my former democratic country with draconian measures and I was back to square one!
    Life is so full of irony!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hongkonger發表於 2016-5-25 03:42 PM
  • #48
  • "現在社會出現最大問題是創業機會,我說的創業機會,包括小型企業的生存空間,近年中小企的生存空間被抹殺,抹殺原因有二:A. 市場被壟斷!B. 社會的新法例及規限太多!小商人陷阱處處,枷鎖重重。"
    --These words brought back memories of my own experience when doing a small business in a highly developed democratic country on Continental Europe some decades ago.
    Initially, the democracy practised seemed fair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was equitable across all classes. But as time went by, I found out that all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passed under the name of democratic govt, for the protection of consumers and ensuring a level playing field, was in fact an overkill!
    Th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ME) owners have not the time nor the expertise as the large enterprises to follow/play/evade these new laws and rules, which got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and began suffocated the SME owners.
    In fact, the "fair"-level playing field became a "farce"-level mine field for the SME owners!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6-5-25 01:52 PM
  • #47
  • 純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qX9wl4WszU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打死罷就發表於 2016-5-24 08:48 PM
  • #46
  • "這世界是弱肉強食的,說文雅一些可以說是物競天擇,其實,生存真正是刀頭舔血,撕殺完再用興奮的心情,以舌頭在斬崩了的刀上品嚐敵人的鮮血,這就是求存的實況,「真理從來只在炮火射程之內」!"這段文章,確實正確,由自身踏足社會後,發現原來讀書時的生活才是可貴的。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六十後男士發表於 2016-5-24 10:49 AM
  • #45
  • 多謝老板懇切回應, 當中發財立品, 並不是衝著老板.
    我非常肯定老板擬回饋社會的心.
    我補充, 投機者對預期非常敏感, 我建議的增值稅和租管,
    不論內容如何, 都可為市場制造樓價易跌難升的預期.

  • 引用 #42 汪敦敬(作者) 發表於 2016-5-24 10:21 AM

    回覆 六十後男士 最後,我想回應你說年輕人可買山明水秀的國內房產,我覺得這提議相當好,亦是未來的大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16-5-24 10:23 AM
  • #44
  • 回覆 #35 一成


    多謝你的支持,我同意你的看法,事實上,港珠澳大橋通車後的變化會更大,如果我們沒有預算到,我們將會很被動。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16-5-24 10:22 AM
  • #43
  • 回覆 #24 理性人


    多謝你的支持,我同意地產霸權是要齊心面對,你說的歪象我也同意,希望你可以多上來分享,只是,對中美的經濟看法,小弟不苟同!甚至是相反!我在這專欄亦分享很多了!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16-5-24 10:21 AM
  • #42
  • 回覆 #23 六十後男士


    最後,我想回應你說年輕人可買山明水秀的國內房產,我覺得這提議相當好,亦是未來的大趨勢,我撰此文,只是希望年輕人清楚現實再決定,這才是有得揀,模糊地去到那天被迫北上,誰知之前已經變了港獨人士,那麼就無路走了。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16-5-24 10:20 AM
  • #41
  • 回覆 #23 六十後男士


    香港來到今日的困局,我認為所有人也有其責任,其實不同角色立場的人都應該爭取進步,要進步首先要學懂吸收別人的意見,如果認為提倡置業就是想賺錢或者是邪惡的話,心中容不下對方的概念,又怎樣分享到別人的觀點?困在自己的國度並不容易進步啊!

    住炒分家,這概念一早在香港實行了,居屋本來就實行得很好的一個概念!

    香港黃金時間已所餘無幾,先生的房產增值稅及租管,到了今日,如果找不到更好的方法,我認為是可以考慮實行的,只是如果要實行的話,必須要面對兩個現實:

    現在的政治氣候,不可能大刀闊斧,最後就算推出了的政策也可能不湯不水!

    現在社會出現最大問題是創業機會,我說的創業機會,包括小型企業的生存空間,近年中小企的生存空間被抹殺,抹殺原因有二:A. 市場被壟斷!B. 社會的新法例及規限太多!小商人陷阱處處,枷鎖重重。

    筆者支持所有的法例,但是法例必須靈活落地,施法更加要法理情並在!租管及增值稅如果實行得不好,可能會令中產分得更少。

    大財團從來都不怕立新法例,因為任何遊戲規則的改變,都是對既得利益者最有利,最受影響往往都是中產。

    但有關法例應該要討論,若香港人學習參與決定及承擔民主的代價。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cold_酷_cool發表於 2016-5-23 10:30 PM
  • #40
  • 呢個叫相對論,有得有失,有利有弊,沒對沒錯。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六十後男士發表於 2016-5-21 08:07 PM
  • #39
  • 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
    政府不會請六十後了, 當司長, 副局長或政助除外.
    可是, 我做慣乞兒懶做官.
    建築工人, 身水身汗, 工業意外又多, 千元一日值.
    比起尸位素餐的公務員, 物超所值.

  • 引用 #38 一成 發表於 2016-5-21 07:43 PM

    你都可以做公務員,無需要羨慕。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一成發表於 2016-5-21 07:43 PM via mobile
  • #38
  • 你都可以做公務員,無需要羨慕。

  • 引用 #37 六十後男士 發表於 2016-5-21 07:00 PM

    一千元一日, 不貴. 公務員一個文員也多過. (包括福利, 假期和鐵飯碗)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六十後男士發表於 2016-5-21 07:00 PM
  • #37
  • 一千元一日, 不貴.
    公務員一個文員也多過.
    (包括福利, 假期和鐵飯碗)

  • 引用 #36 一成 發表於 2016-5-21 06:49 PM

    人工貴,每名工人最少每日一千元以上。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一成發表於 2016-5-21 06:49 PM via mobile
  • #36
  • 人工貴,每名工人最少每日一千元以上。

  • 引用 #33 理性人 發表於 2016-5-21 04:14 PM

    有老友在纽約從事地産行業,聞說香港住宅建築成本要五至六仟元港幣一呎,表示絕無可能,因為美國甲级商厦也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一成發表於 2016-5-21 06:46 PM via mobile
  • #35
  • 香港近來有些少下跌,但將來仍然會上升,因為中國輸入通脹。香港走向和內地一樣,租金未必太高,但樓價企硬的現象。香港始終地少人多,我真係唔相信只有730萬人!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六十後男士發表於 2016-5-21 05:42 PM
  • #34
  • 這個肯定.
    有大老闆多次對記者說, 建築成本貴, 樓價不能跌.
    可憐記者膽怯, 沒有問大老闆,
    咁香港住房和交通費貴, 人工不能跌, 成不成?
    中三程度的經濟, 已經學會價格由供求決定, 不是成本.
    香港, 歪理之都.

  • 引用 #33 理性人 發表於 2016-5-21 04:14 PM

    有老友在纽約從事地産行業,聞說香港住宅建築成本要五至六仟元港幣一呎,表示絕無可能,因為美國甲级商厦也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理性人發表於 2016-5-21 04:14 PM via mobile
  • #33
  • 有老友在纽約從事地産行業,聞說香港住宅建築成本要五至六仟元港幣一呎,表示絕無可能,因為美國甲级商厦也不過二至三千港紙一呎,莫非香港人住宮殿,所以香港地産發展商當經常愚弄小市民!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六十後男士發表於 2016-5-21 12:07 PM
  • #32
  • 老師所言甚是!
    我認為困難肯定有, 梁振英橫掂都無法與泛民和地產霸權修好,
    不如來個魚死網破, 執意繼承董建華遺志.
    就算有部份愚笨的無知港人反對, 擇善固執,
    按照競選承諾辦事, 不妄想甚麼假和諧,
    由歷史來定功過

  • 引用 #29 左中右 發表於 2016-5-21 11:27 AM

    成功靠自己,失敗找藉口 香港房屋問題,就罵政府好了! 就不想想政府要開發一丁點的郊野公園外圍土地建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六十後男士發表於 2016-5-21 12:00 PM
  • #31
  • 人到無求品自高, 學生非常敬佩老師.
    學生沒法攀比老師, 甚麼都有.
    學生只抱住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心態.
    願已經肥到穿不上襪子的老闆, 發財立品.
    長賺長有.

  • 引用 #28 理性人 發表於 2016-5-21 11:07 AM

    人到無求本自高,作者雖已上岸,但仍然欲望纏身,噹然仍是屁股指揮腦袋之流! 我就不同,什麽都有,我沒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左中右發表於 2016-5-21 11:38 AM
  • #30
  • 那些反對建屋的和控訴政府房屋無能者,同是一批無知的年輕人!

    就是要把真正為香港人解決房屋問題的梁振英打下!
    又是同一批人!奈何!

    他們在樓價升的時候,可以告訴你們為何出不到房屋!
    但見到香港面對經濟急速調頭時,馬上可以有超紀錄的樓宇投入建築可以短期間推出,為何?

    因為一手新樓推出,永遠有錢賺,只是中記入了套的業主要面對腥風血雨的損失!

  • 引用 #29 左中右 發表於 2016-5-21 11:27 AM

    成功靠自己,失敗找藉口 香港房屋問題,就罵政府好了! 就不想想政府要開發一丁點的郊野公園外圍土地建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