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2020
家長學理財是為自己、還是為子女?
李錦
李錦
兒童及青少年理財教育推廣基金 聯合創辦人
-香港教育大學博士、兒童及家庭教育碩士,香港大學金融碩士, 墨爾本大學經濟學士
-主講超過200場「親子、理財」講座及研討會
-與中、小學校及社區組織合辦「4S課程」,以非牟利推動理財教育
-著有親子理財暢銷系列《理財錦囊》,《從一元開始》及《從父母開始》
-30年金融經驗,前投資銀行董事、證券策略師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hildfinancialeducation
Email:childfinancialeducation@gmail.com
Whatsapp:5233 6418
親子理財
本欄隔周四更新
完成了4S課程十個單元,家長然後在家教導子女理財。高興得到25位家長承諾會把4S的重點包括有效儲蓄、精明消費、分辨投資與投機及分享教導自己的子女,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出來。
家長參加4S課程前,雖然有部分想為自己增值,但筆者指出應該是為了孩子的未來福祉,學習後早些培養子女正確的理財態度及行為。
因為研究顯示有良好理財能力的人的生活滿意度明顯較高,一些負面情緒例如抑鬱症狀及心理困擾相對較低。
故此家長學習4S課程的出發點不應只把個人的投資得益作為大前提,有些上課後會感到有些失望,因為與他們預期學習的東西出現落差,例如怎樣投資賺錢。家長學習後總有得益,但最終目的是為了把正確的金錢觀念和理財態度傳授給子女,為他們好。
理財需要長期培育
筆者強調父母愛子女,應把目光放得更遠,不應只看眼前。
父母認為以下哪樣重要,選擇哪一樣呢?
(一)一次的投資(投機)獲利,還是以身作則教子女良好的理財觀念?
(二)幫子女付首期或留一筆錢,還是教子女靠自己和懂得理財?
怎樣選擇就代表我們的目光是短線還是長遠,對自己及子女有多少信心。倘若父母希望子女獨立及日後生活不會過度為錢而煩惱,那麼選擇長期的理財培育才是正道,越早開始越好。
多謝旺角街坊會陳慶社會服務中心Angel譚姑娘超過五年的支持和無私為社區服務。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