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2016
【傑青的準則】夢想等於買樓?出爐傑青的「買樓方程式」網友唔受落
2016年「十大傑出青年」選舉結果日前公布,今屆入選者只有5位,是15年來最少的一屆,其中包括:「保齡神童」胡兆康、免疫學研究者蔡文力、「黑暗中對話」導師陳衍泓、環保建築師葉頌文,不過當中激起最多網民熱烈討論的一位卻是新鴻基高級董事黃仰芳。
黃仰芳得獎後分享其過去人生經歷時,談到首次置業的感受。她表示,自己出身基層,畢業後以買樓為目標,27歲已成功上車,2004年以300萬在將軍澳購入900呎單位,而且在兩年內已供斷,現時擁有逾千萬物業。
黃又分享她的「買樓方程式」指出「一個人可能要做20年先儲夠錢買樓,咁你要計一計,人哋20年嘅effort(努力),你可唔可以用5年時間,每日比人付出多4倍。」她透露,10年來看電影不多於5套,平時亦從來不會跟同事「去hea去吹水,我冇時間同佢哋social(社交)」。她強調自己比其他人努力,但其「買樓論」隨即惹來不少熱議,被網友質疑傑青是否「必須向錢看」。
網友詹志文表示「慶幸二十來歲的自己,沒有把對物質的追求,老爸患癌時給我的提醒是,有天你躺在病床上,站在床邊的不會是你棟供緊或供斷的樓,亦不會是你的職場權力與傑青名銜,也不是你架名車。站在你床前的,只有你的家人、朋友,以及在你心中的主。」
網友Chris Crucis認為「佢個人追求是無錯,但用『傑青』的身分講就有錯。傑青本身就不應該俾這種人,事實上過去『傑青』表揚的人都是對香港發展有一成就,或對社會有貢獻之人。」
網友Alice Chiu慨嘆「宜家啲青年人只著眼於眼前的利益,最大的目標只不過是買樓或取公屋,睇法較為功利,試想下,十年前,一般大學生出來的目標不是打政府工,而係希望自己在年青時對社會有所貢獻和創造,希望創建和改造社會,今日呢?大學生·甘願自貶身價做政府文職,大學未畢業就想盡方法去申請公屋和申領綜援,你覺得呢啲觀念可以培育出傑出的青年嗎?難矣!」
【你點睇?】特朗普指不排除使用武力奪取格陵蘭及巴拿馬運河,你認為言論會否加劇美國與盟友間的不信任?►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