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1/2019
把握機遇 創造希望
香港自1980至1995年的移民大潮以來、回歸之後,討論移民及付諸行動的港人以近年較多,他們想移民有不同原因,其中是否對香港抱有「希望」是原因之一,近日香港的「希望指數」再創新低,可與近年較多人想移民的心態互相參照。
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上月電話訪問約700名港人,受訪者對香港「宜居」的評分僅約62分(100分為滿分),較前年同類調查約64分為低,而且有約三分一人表示擬移民或移居海外,其中有16.2%更表示近期曾付諸行動,為移民作準備。調查又發現,具大學或以上學歷、18歲至30歲的人最想移民。
撇開電話抽樣訪問的方法不談,與港回歸前移民3個浪潮(80至86年、87至92年及91至95年)分別有14萬、33萬及28萬人比較,簡單推算調查結果,全港有「近38萬人想移民」這數字的確頗令人憂慮。
另一方面,美國民調中心蓋洛普發表約50個國家及地區的「希望指數」,香港僅-25分(100分為滿分),較去年的10分急跌35分,成為全球最悲觀國家及地區第5位,以香港在經濟及競爭力上的表現,這個排名不但令外人費解,而且也令港人失望。
「希望指數」涵蓋的國家不乏中東、西亞、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區的發展中國家,她們都有政治、經濟、民生等比香港更嚴重的問題,為甚麼我們這個在不少領域上都首屈一指的亞洲國際金融中心竟與約旦、黎巴嫩等國家為伍,同淪為「悲觀五絕」?
有人解釋,港人因富裕而怕失去今時所擁有的,遂感悲觀;有人則解讀為是社會氣氛,例如政治的撕裂與分歧,令人失去希望;再看中大調查,也指那些想移民的人部分是因政治。不過,我們更相信,選擇移民有多個考慮。
移民與否純粹是個人考慮,只想指出︰1980至1995年由政治不明朗而觸發的移民潮其後隨著香港順利回歸而退卻,最後更以移民大規模回流作結。不少人往往只看到移民目的地美好的一面,卻低估了自己需要付出的代價︰外國生活休閒,遛狗的時間多,會否意味著當地人就業不足率或失業率較高?外國生活條件和環境固然會較香港理想,但那可能需要整個社會付出代價,例如犧牲一些「自由」和價值觀才換取得來的,已移民的人就最清楚。
生命滿希望,前路由我創。750萬人最少就應有750萬個希望,而每一個時代都會有那個時代的機遇和希望,但有些人只看到上一輩那些工商、地產的時代「希望」,卻看不到這個時代創科、大灣區、「一帶一路」所帶來的新希望,也不願與時俱進,那麼,並不是香港不給你希望,而是你拒絕給自己給香港一個希望。
轉載自: 晴報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