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1/2017
創投科研 政府扶持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研究團隊以仿生學概念,研製出一種防水防油、強韌而廉宜的物料,技術上可做到衣物免洗,可謂是學界近來又一創科代表作。港府實可為這類創科成果牽頭集資,甚至親自落場做創投(VC)後盾,帶頭奠定創科產業的基礎。
港大的研究團隊是從跳蟲的角質表皮結構作為仿生技術概念,包括它的強韌度和良好排水特質,而研發出強韌和防水兼備的嶄新物料,而且成本低廉至每平方米7毫!除衣物外,相信這技術還可應用於製造業、建築、船舶和軍事等範疇。
其實,本地高等教育界不時都會成功達成這類可商品化,以至推出市場的科研成果或技術及創科項目,而最令人鼓舞的是,中學生也勇於創新,例如幾個月前,有中學生便以低成本(留意,又是成本低廉),製造出人工皮膚,解決了植皮時健康皮不足的問題;另又有中學生發明了「乳糖酶小珠子」,防止患乳糖不耐症的人吃到奶製品後腹瀉。由此可見,香港並不欠缺一些創新的意念和發明,尤其是在年輕一代,創科的氣氛已經形成,只欠東風而已。
其中一個「東風」是政府的扶持,做到真正「官、商、研(學術機構或研究組織)」結合。在今時撥款、配對投資、稅務優惠、研究辦公室等之外,政府不但要牽頭促成官、商、學、研等多方面合作,甚至要像台灣的「新創競技場」(TSS),帶領科創團隊衝出國際!不但有培育計劃,還有其他如國際網絡、公關、英語簡報技巧等「一條龍」支援。當然,最實質的支援,莫過於政府落場做相關創科項目的創投(VC)。
這令人想起內地獲政府大力支持的基因測試龍頭企業—華大基因。華大基因在人類、水稻、大熊貓等的基因組計劃上,都具有國際級先進水平,它的客戶主要是科研機構。2012年,它醫學類收入還僅2,000餘萬元(人民幣,下同),但到了2014至2016年,其營業收入已由3.57億元增至9.29億元,佔其基因總營收比例逾半(54.62%)。
假如香港有華大基因這類市值逾千億元的高價股,而港府又在早期投入做VC,港人就不必羨慕澳門政府派每人9,000元了,因到時作為這類創科股王大股東的港府,派息可能已不止9,000元!
港府或會認為這類創科項目或初創容易獲商界垂青,事實上普遍商家都比較功利,未必會像政府般有實力和耐性,長綫支持科創。因此,政府應及早物色創科3大範疇內,包括仿生科技、機械人、基因研究等的初創企業或項目,進行VC,才可真正扶持到本地的創科產業。
轉載自: 晴報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