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2/2015
香港,醒醒!
廣深港高鐵在內地最後一站—深圳福田站昨日通車,凸顯了按最新評估在2018年才可通車的「香港段」落後於形勢,對於即將踏入2016年,香港,真的要醒醒!
在此高速(高速鐵路、高速公路)聯繫的年代,港人、旅客今天不能同時享有出行內地的便利,香港的自滿與內耗都是主因。1997年前,前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曾表示,要「在內地造幾個香港」,有人解讀為是用香港自由港的模式和政策,發展生產力和經濟,也是今時自由貿易區的構想。
其實,鄧小平看上香港的恐怕不單止是經濟發展模式,還有香港的法治和港英行政主導下,政府機器的高效運作。不過,以今天的形勢看來,鄧小平似乎要跌眼鏡,若內地真有多幾個像今時一樣的香港,恐怕會更煩更亂,單看高鐵內地段完工、通車,而香港段則仍要就「一地兩檢」等問題爭拗不休,工程要一拖再拖便可知道。
前總理朱鎔基曾直指香港在處理問題時「靠拖字訣」,「議而不決,決而不行」令港人受苦,「『議』而不決」正是今日立法會「議」事堂內「議」員表現的寫照,而另一位前總理溫家寶也曾提及香港「存在深層次矛盾」,就此,各界又提出不同的解讀。
筆者認為回歸以來,貧富懸殊這社會矛盾,在住屋及樓價問題的影響下,更加被凸顯和激化,而政治矛盾則在反對派拖港府施政後腿的行動中,顯露出來。
內地段高鐵通車,港段工程卻仍延誤、待議中是「決而不行」的後果,大家有目共睹,至於其他類似的基建工程,似乎都不會有讓人驚喜的結果:港珠澳大橋及預計於2018年完成,接駁深圳多條高速公路的蓮塘口岸等與內地聯繫的工程,相信都會因種種「客觀」的問題而一拖再拖。行政拖延時間會令工程費大增,產生超支問題,又需要求立法會追加撥款,由是另一個惡性循環開始:議事—拖延—超支—再議。
約10年前,《經濟日報》看到香港競爭力正在衰退,遂進行一系列的報道,綜論香港的「中年危機」之餘,同時探討金融、旅遊、物流(航運航空)、商業、製造、創意、醫療、教育等產業的發展方向,也論述了港府的角色及相關業界精英的回應,其後該一系列的報道被結集成書,名為《香港,醒醒!》,期望喚醒香港,引發社會關注和討論,更期待有心人對此可作出貢獻。10年快將過去,但香港在很多方面仍有不少工作要做。
2015即將告別,若大家仍不求社會團結而搞內耗,不發奮圖強而先搞好「搵食」—即經濟及民生問題;空喊口號,只尚空談,日後就只會有「空著肚子搞革命」的浪漫,至於往後10年,港人會否因生活無著落而先革了自己的命?大家心裏有數。
香港、香港人,請醒醒!
轉載自: 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