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021
長者抗疫:對「醫社合作」的反思
獨居柳姐今年87歲,性格一直開朗好動。疫情後,人與人之間須隔離相處,不能去長者中心聯誼,不能去佛堂拜佛,不能與親友飲茶交往,不能參與保健運動。一年後,柳姐的身體大不如前,氣血不繼,步履緩慢。近日天氣嚴寒,柳姐突發肩肘風濕痺痛,陣痛惡纏,脾氣暴躁,意志消沉,心灰意冷,大喊:「如果可以打一針,人走了,就阿彌陀佛。」
柳姐變得焦慮,生存意志低落,是獨居長者抗疫坎坷的寫照。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於2020年2至8月,以電話訪問8千多名60歲或以上長者,發現逾九成減少社交活動,當中一成受訪者更出現抑鬱、焦慮徵狀。
長者一旦生病,缺乏精力、失去生活樂趣、失眠、欠胃口、反應遲緩,會變得悲觀及情緒焦慮,一旦無法及時獲得親友與醫護緩解輔導,容易陷於抑鬱,甚至有自毀的念頭和行動。
據醫管局資料顯示,香港長者自殺是各年齡組別中最高的,每年10萬人中有多達30個案例以上,是青少年自殺率的十倍,比較西方高出三倍以上。據生命熱線資料,2019年共有379名60歲以上長者自殺,達近年新高,即是平均每天都有一名長者自殺。隨著香港人口老化,長者焦慮及抑鬱的問題,更應得到關注。
疫情間的隔離,資訊科技或可拉近距離。一般人利用手機或電腦,可以增加人與人之間的影像溝通。可惜,不少長者學習科技有難度,只能利用功能電話作語音溝通,未必懂使用智能電話,使用WhatsApp及Zoom均有困難,無法從影像上深刻感受到親友的關懷與愛護。由此,長者易於感到孤單,情緒難於疏導。
再說,長者身體虛弱,耳聾或智力減退,未必善於表達,當中潛在抑鬱者不易被發現。團結香港基金認為,本港應發展基層醫療,讓長者在社區得到及時的醫治;此外,本港也應大力施行「醫社合作」,令社福界及醫療之間更多協調,長者得到適切支援。
以改善長者晚年抑鬱問題為例,「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於2016年推出,由港大與數間志願機構合作,透過培訓「精神健康急救員」長者義工,在社區中識別出有精神健康風險的長者。計劃首三年,200多名長者義工深入民間,接觸到約4300名有抑鬱風險或徵狀的長者。因及時提供預防及治療服務,98%長者的情緒得以改善。展望未來四年,該計劃將擴展全港十八區,讓義工能援助周邊有需要長者。事實上,本港長者抑鬱情況嚴重,自殺率偏高,港府應承擔更多的資源,籌劃更多「醫社合作」的恒常服務,令患者及時得到社工的心理輔導,以及醫護人士的藥物治療,促使長者獲得充分的關顧,減少悲劇的發生。
這一代長者,幾十年來為香港賣力,締造出卓越的成就,貢獻不少力量。港府面向人口老齡化,應投放更多資源於樂齡服務,使長者老有所依,讓香港呈現一個人心舒泰、關愛共融的社會。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