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2017
用關愛將歷史沙漠變成國際都會
早幾天,筆者有幸參與一項全面討論1967年暴動的研討會,為一個縈繞腦海幾十年的問題找到答案︰當年自己還在讀幼稚園高班,那天媽媽還未放學就乘的士來接我。記得之前她提過因為的士很貴,只應在緊急時刻才用,所以筆者也奇怪何以接放學也算是緊急。她解釋,要我提早回家,是因為街上滿是「土製菠蘿」。當年只是「乜都唔識」的一個細路的我,反問既然有那麼多好吃的菠蘿,我們應該拾滿一車回家才是。
轉瞬間50年過去,直到聽完歷史教授、紀錄片導演、參與暴動的警長、市民,以至因此入獄者和六七動力研究社的論述才令我開竅,明白六七暴動實對其後的香港發展,極其重要。同時,亦令筆者驚訝對這個自己從小長大城市的無知,也奇怪何以在六七暴動50周年,雖然媒體偶有報道,但朋輩間,以至公眾似乎都無甚興趣。可以想像再過10、20年,這段歷時整整一年,有6萬個工人罷工、5千人被捕、2千人入獄、51人死亡,也改變了英國高壓治港方法的「超大件事」,很可能再沒人提起。
倘若忘記歷史 發展難會成功
每個國際都會一定有她的動人故事(narrative);而這個論述背後,一定有她不平凡的歷史。例如兩星期前受恐襲的英國第二重要城市曼城,其故事便是工業革命的起源地。事實上,曼城是於1842年、與《南京條約》割讓出來的香港同年開埠,取得她登上城市地位的憲章(Charter)。至於開埠175年的香港,後面的艱苦歷史及劇情轉折,也是一個扣人心弦的努力奮鬥、新移民一切從零開始、排除萬難、苦盡甘來的正能量故事,其動人程度一定在全球名列前茅。
曼城人會以其歴史為傲,為其成就高興;至於過失或犯錯、甚至發生恐襲事件,也會被她優秀堅實的歷史根底糾正、改好。而這些國際都會的吸引處和持續成功的能力,亦會歷久不衰。相反,若我們對長輩幾代面對的事情,以及他們迎難而上的不屈不撓精神不甚了了,就可能會小覷他們,以至香港的成就及歷史。
原來在1966年,港人一年只有兩天假期,為暴動埋下誘因-為何英國人治港時,仍用上落後100多年、工業革命時代的不人道制度?這不禁令筆者想起,歷史教授曾提過日佔時期,原來有幾次食物不足時,日軍把彌敦道的幾個街口圍起,把人運上躉船駛出南中國海的島上餓死,或乾脆拋進海裏-歷史的轉折之處就在︰令人不堪回首、泯滅人性的日治時期,也使英國人在1942年停止合法地在港販賣鴉片。
肯定過往成就 發掘創新勇氣
過去10年香港各方面對文化、藝術的熱情有加無減,足以否定「文化沙漠」的標籤;反而更貼切的形容,應該是「歷史沙漠」。不知何故,港人似乎不太清楚、遑論珍惜我們的歷史︰今年的六七暴動50周年,沒有太多人理會;去年則是沒有他,就沒有新中國的孫中山先生150周年誕辰,也不見有多少慶祝;更加不用說40年前發生,涉及近30萬越南難民的事件;60年前令九成港人失業的韓戰;以及令5分之1港人選擇移民尋求國籍保險的六四事件。
筆者認為,這點十分重要。因為了解歷史、肯定歷史的成就,可以讓市民遇到挫折時,能夠有「大翻身」的能量,以至更上一層樓、努力創新的勇氣。在曼城恐襲翌日,城中詩人Tony Walsh就在擠滿市民的市議會前,高聲提醒當地人民曼城的歷史,為其後的精神大幅反彈,展開序幕︰
「就是這地方﹗(This is the place!)如今曼城再一次面對艱難的時刻,但在這地方的街頭巷尾,都不會被擊敗,也不需要你的同情。因為這地方將堅定不移、攜手並肩,面帶笑容地建設曼徹斯特。因為這地方充分明白你的宏圖大計。我們從不說「不能做到」(no can't do),只強調「我們可以」(yes we can)。因為這地方是我們心中珍而重之的美好家園,因為這地方已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因為曼徹斯特給予我們力量,對於這地方,我們理應盡力回饋。無論如何,永遠不要忘記這地方-曼徹斯特永垂不朽。選擇愛的一方(Choose Love)。我們不會以牙還牙、以憎恨還憎恨。」
不知各位讀後,會否覺得以上的情操,完全可以套用於香港?恐襲後的第5天,曼城舉行了全歐最多人參與的10公里跑,充分表示該市已照常運作,完全沒有向恐怖主義低頭屈服。而香港與曼徹斯特兩城,同一年踏上同一起跑線(成為憲章城市),同樣極富愛心。事實上,今天香港的公共醫療體系(包括醫管局),其理念是相信救急扶危、醫病助弱,理應不分貧富,是社會的責任。這和英國的國民保健服務(NHS)一致,而NHS亦正是起源於曼城。
了解前人文化 才可扭轉矛盾
昨天是恐襲後的第13天也是倫敦恐襲的第一天,全球多位歌壇巨星雲集曼城,舉行名為「One Love Manchester」的義唱會。在人口不足300萬的曼城,一天內卻有45萬人上網搶購,門票在6分鐘內賣光。世界5大洲、50個國家的各大電視台,包括美國ABC,英國BBC都會即時直播。而單是小天后Ariana Grande的網站,一天就收到450萬人的支持。歷史的底子,令曼城能將慘事去蕪存青,並在兩周內轉化成提升的能量,選擇愛心、包容分歧,令全球敬仰。
至於香港,我們和曼城一樣底子優厚、正能量強大︰由春秋二祭孝子賢孫之多,足見孝道「爆棚」;另外,我們亦有「爆棚」的愛心傳統,東華慈善服務在開埠後不久的1870年成立-當年香港有多窮困實在難以想像,但至今147年,東華和其他有心人和機構,都愈做愈好,歷久常新。看來我們只需要多了解長輩的多災多難的經歷,便一定可以明白今天實在得來不易,再經過不斷沉澱,定可將今天的矛盾,轉化成更堅實的香港精神!
今年正好是回歸20周年。我最希望的是,港人能回想這175年的歷史得失,跟與我們同步的曼城一樣,選擇以愛及包容,編寫我們的共同未來!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美國總統拜登卸任前宣布特赦兒子亨特拜登,你認為美國民主及法治制度是否已經受損?►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