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2010
曾梵志《面具系列》
曾梵志《面具系列》
油彩 畫布
1996年作
尺寸:200 x 180 cm.
估價:1200-1800萬港元
拍賣價: 3090萬港元
拍賣機構:香港佳士得
日期:2010年11月27日
曾梵志《面具系列》在整個系列中格外突出,作品於1990年代末期完成後不久,便獲收藏家的垂青一直珍藏至今。隨著改革開放政策,中國各主要城市逐步邁開現代化,曾梵志通過藝術創作巧妙地詮釋這急速變遷的中國。大多數觀者或許期待從作品中窺視中國的當代民生,可是畫中呈現的是藝術家深層的個人感受,也是作品的震撼力所在。他曾說:「我的內心深處有一股力量,它感動著我,無法平息。我會竭盡所能將它表達出來以獲得解脫。這股感覺難以控制,是我畫作的靈感來源。」這股無法駕馭的力量驅使曾梵志創造了《面具》系列,因此這一系列作品情感洋溢、震撼感官、滲透心靈。藝術家透過繪畫表達內在的騷動,也探討當代中國如何面對舖天蓋地而來的轉變。
曾梵志出生成長於武漢,居所與醫院為鄰,從小就看遍了生老病死,也了解生命的脆弱無,因此他的早期作品常常探討人類身心所受的苦難。1993年,他從武漢遷到北京,創作焦點逐步轉移到都會生活,探討社會發展所帶來的緊張和壓力,形成新的藝術風格。此畫作中的三位男子都穿著潔白優雅的麻質西裝,看似富有且悠閒,其中兩位坐在板凳兩端,另外一位裝腔作勢的站在他們身後。三人衣著相仿,姿勢和位置彷彿經過精心安排,就像在拍攝團體照一樣。每個人物好像在凝望著觀者,竭盡所能爭取觀者認同。板凳上的兩位男子坐姿一派輕鬆,其中一個看似憂鬱,另一個外向大方,咧嘴大笑。儘管如此,兩位男子其實都不如表面看起來悠哉 — 過度鮮豔的唇色和誇張的表情都顯示他有所顧忌,肢體動作略顯僵硬。巨大的手臂上青筋暴露,更暗指他們內心對於自己和彼此的不。畫作後方的男子是最急切需要別人的肯定,他的姿態造作,急欲引人注目,卻作輕鬆優雅,可惜破綻百出。他的腳消失在板凳後方,站都站不穩,雙手撫摸自己,彷彿在壓抑本性;臉上的面具畫著小丑般的笑臉,卻看不出面具下真正的表情。曾梵志透過畫作諷刺這個充斥商業廣告與消費主義的現代社會,儘管社會的節奏越來越快,流動越來越頻繁,身處其中的個人卻彼此疏離。儘管人們積極呈現出最完美的一面,過度的裝模作樣只會讓人與人漸行漸遠。
作品的背景採用土黃色,不自然的色彩和三人故作輕鬆的姿態顯得格格不入,更增添了構圖的衝突感,突顯出面具下不為人知的澎湃情感。三人不同的動作、刻意的排列,暗示他們正在拍攝團體照。他們在面對相機鏡頭時,眼光看著同一點,也就是觀者的雙眼,這意味他們詫識有人在觀察或拍攝他們,因此他們刻意呈現出自認為最美好的一面。 曾梵志自述: 「所有的人類都傾向於展現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像是拍照時姿勢會受影響,會刻意擺出都會人的從容神態。」
《面具》系列作品大多色彩鮮麗,構圖精緻,畫中的人通常只有一個人,兩人作品並不多,而這幅三人的作品更是極為罕見,也更具有收藏價值。除了是三人構圖的的特色,畫作背景上看似毛筆字的草書,也值得我們關注。背景上的三個中國字凌亂潦草,像是牆壁上的塗鴉,難以辨識。每一個字似乎對應其中一人,彷彿每個人都用自己的姓氏佔據背景的部分空間,這也暗示現代社會中,人們越來越難肯定自己的身份,越來越難獲得別人的認同;人們只能用這種激進的手段,讓別人認識自己。其實曾梵志曾經解釋這些符號的意義,這些符號代表了他當時相當個人的想法,側面隱喻人們的內心世界是相當私密的。此外,我們也可以在作品土黃色的背景中,隱約看到藝術家試畫的筆跡,一窺他原本擬訂的草圖。觀者得以近距離看見曾梵志內心那股「難以控制的力」,那股驅動他創作的內在感動,因此這幅作品堪稱獨一無二。
曾梵志認為,在他所受的藝術訓練裏,影響他最深的是通過技巧表達情緒,他表示:「最大的得著是學到用線條、顏色、形狀,去表達我對一個題目的感想。我學會把情感投射到畫中的形象,而非單純地把物件如實繪畫出來。」曾梵志表示,馬克斯.貝克曼、法蘭西斯.培根等表現主義畫家 對他有深刻的影響,因此作品中常常充斥表現主義風格,《醫院》、《肉》、以及《面具》系列中人物的肌膚處理就是表現主義的手法。有別於培根慣用鮮艷華麗的色彩和繪畫技巧呈現人類的處境,曾梵志則在看似冷靜的人物身上,畫上不合常理的大手、青筋暴露的肌膚,暗示對內心慾望的壓抑。在西方繪畫影響之下,曾梵志不斷透過作品探討人類心理層面的議題,用衝突性的主題、媒材、色彩,呈現內在掙扎。鮮紅色的肌膚和光滑柔亮的衣服並置下,呈現出衝突的對比,同時也突顯出背景色彩的格格不入。曾梵志的畫風還是以東方美學為基礎,從他筆下人物的衣著就可以看出端倪。他對男子衣著的線條描繪迂迴細膩,這樣的特色明顯受到中國的書法和水墨畫影響。
畫作中的三個人物為了吸引觀者,各自積極展現自我,擺出造作、笨拙的姿態,他們的動作、排列經過曾梵志深思熟慮後的精心安排,用隱喻的方式呈現當代生活巨大的壓力,諷刺人類必須適應難以捉摸的社會制度。曾梵志筆下的三位人物雖然看似團隊,其實彼此陌生疏離,沒有任何連結與互動。他們難以融入的社會的結構,只好自我欺騙、自我陶醉。雖然三人並列在一塊,造作的姿態更突顯出人與人之間的孤立、無助。粗糙的膚質和笨拙的大手掌成了人物最大的特色,卻和他們想表達的輕鬆優雅一點都不搭調。面具遮蔽了他們真正的臉部表情,無法猜透隱藏的心境,也讓觀者忽略了他們處心積慮以予人完美的印象。曾梵志顛覆了傳統肖像畫的原,掩蓋了臉部特徵以及最重要的靈魂之窗-眼睛,只讓觀者看到他們最膚淺的外表,看不到內在的狀態。不過,正因為三位人物只願意呈現出膚淺的外表,也讓觀者看到他們內心的恐慌與自卑。不論畫面結構、三人間緊張尷尬的張力,以及背景上難以辨識的草書,都讓我們得以窺伺藝術家的內心世界,這是其他作品中前所未見的特色,因此這幅作品堪稱《面具》系列的顛峰之作,不僅展現出曾梵志的美學風格,更讓觀者體悟到他內心的澎湃,以及對社會的反思。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