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2021
【飲膳札記】從家宴菜單回憶舊情!為移民摯友準備一席「那天再重聚」
同檯食飯,講緣份,也講興致,在家設局,把好友請來小聚,更是一門學問一門藝術,這方面,我從來謹慎,絕不隨便。
婚後這些年,曾到我家作客的,寥寥可數,來過,又會定期來的,左計右算,也不過幾人。不是玩孤獨扮高深,家門守得緊,完全基於那股潛藏心裏、難以言喻的交友之道。
對我來說,邀約朋友到家作客,彷若籌辦一個小型項目(Project) ,人事張羅,挺費心力。台灣殿堂級文學家林文月於1999年出版的《飲膳札記》,正好解說了部份我的想法。
作者不是烹飪高手,卻喜歡親自下廚在家宴客,她會因為「一道用心調製的菜肴能夠贏得家人或友輩讚賞,便覺得欣然安慰。」(《飲膳札記》1999年10月第五印洪範書店出版)
(圖片由作者提供)
當年讀著,欣喜莫名,原來都是同路人。
我不是廚藝高手,也沒有獨到的烹調技巧,但既是主動相邀朋友共聚,就該細意安排,令對方感覺賓至如歸。每次奔波半天,席間換來友輩美言幾句,或搞笑地秒殺狼吞盤中物,聽著看著,頓時心滿意足,暗暗承諾,下一趟定會繼續努力、死心塌地為大家多做幾道好菜。
雖說朋輩交往貴乎真,用心與否,說穿了,就是相互間究竟有多尊重和多珍惜。
作者於書中提供的十九個食譜,不是我的著眼點,反而是她每次為家宴菜式作記錄咭這個習慣,跟我一直以來的做法,不謀而合。
但凡聚會,我都會先擬訂購物清單,於飯局當日早上,跑到街市搜刮物資,若一切順利完成,回家後我便把菜式逐一寫下以製訂菜單,之後會傳送給友輩作預覽,讓他們到訪前,對飯局菜式安排有一概念,否則也會貼在家中當眼處,待他們到達我家後即可掌握。
下圖是2005年聖誕夜,十六、七人共聚的菜單,我一直保留至今。雖然那次飯局地點不在我家,菜式也非完全由我負責,匆匆十多年,人面不知何處去,盡興的一夜,回憶依舊美好。
(圖片由作者提供)
同樣是2005年,那是除夕夜在我家的七人聚會。菜單早已發黃,看到自己當年矯情地把菜式分作:修身靜思、漸入佳境、鴻運當頭及養尊處優等四大綱領,不禁失笑。
當時剛好四十歲,孔子說「四十而不惑」,人生好歹走過了這一段,一概應該恍然大悟,清醒明白,不再疑惑。往事悠悠,事到如今,做人處世另一選擇,不必太清醒無謂太明白。
(圖片由作者提供)
剛過去的復活節假期,邀約朋友J一家三口到我家晚飯,J是我首份工作的同事,三十多年來,依舊友好。J舉家移民在即,那夜是告別宴。
(圖片由作者提供)
身邊人,短兵相接,陸續離開,這不第一位,也不會是最後一位。那天再重聚?不要問!既說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的重逢,別了,總會再遇,若真箇從此過別,毋須嘆息也不必牽掛,走過的,就有足跡,一張張的飲膳札記,好好記錄了每一段,那就是永恒。
【你點睇?】民主派初選案,45名罪成被告判囚4年2個月至10年不等,你認為判刑是否具阻嚇作用?►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