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2012
歐洲應否走向跟全球接軌的生活模式?
根據西班牙銀行的最新數據,西班牙已技術性進入經濟衰退。雖說這個數字還得西班牙統計局確認,但其實她正陷於兩難之局:需要削赤同時應該加強刺激經濟,不然如何增加收入為24%的失業率怎麼可以降低?
銀行業也是重災區。我行的首季度業績已公布,業務量其實不差,但還是得為壞帳撥備。也因為大市的趨勢,所有銀行股價都下瀉,已到達2009年的最低線。西班牙銀行業也進入新一波的艱難期。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事實上,歐洲很多地區亦已進入艱難期。看過有些意見認為歐洲人的生活模式及不上亞洲國家,我認為很難比較生活模式的優劣,也不願意見到全球化使各地生活失去多元性。
記得初到歐洲時受到的「衝擊」:公營私營機構效率根本無法與香港和亞洲比較,而且英語也不流通,填寫任何表格和撥打任何熱線電話也只能用當地語言,跟政府部門登記申請居民證,也是最原始的排隊和親身遞交表格。我深切的感受到生活在香港是如何的幸福和方便。
生活久了,也學習了基本的「語言」能力,會漸漸習慣和理解他們既有的生活節奏和原因。歐洲人普遍認同「工作與生活平衡」,所以不會拚命加班工作,而公司亦會分配工作量,使員工得到應有的休息時間。一方面這可說是沒有盡量提取每個員工的價值;但相對來說,員工不致被耗盡勞力,也不全是壞事。例如他們下班後可以有時間跟同事朋友小酌一杯才回家,也因為歐洲人喜歡慢慢的享受,不追求快餐式集團式的方便效率,各種小酒館和咖啡店可以經營下去,甚至有的已營業過百年仍其門如市。我認為整體經濟的平衡,是大集團和中小企業都有自己的市場空間,服務和互補各類客戶的不同需求。
走適合自身的步伐
至於進取與否,一般來說可以說歐洲人似乎不及香港和中國人。但是有些情況也可以解釋,例如在西班牙(特別是南部),在夏天街上的商店都有午休(Siesta)不開門營業的習慣。最初我也認為西班牙為甚麼那麼懶連生意也不做,但在當地過夏天,發現在七八月期間太陽猛烈,溫度經常超過40度,除了遊客之外,人們根本不想出門逛街,勉強開門營業的商業效益根本不高。於是,在這段午休的時間,那些小店的員工也可休息、去喝杯咖啡充電,在5時後才再開門迎接下班的人潮。
我想,我們選擇去歐洲地區旅行,也想感受歐洲與香港、亞洲等地不同的氛圍,親身體驗別處的不同面貌。至於歐洲經濟的復甦是否必須得走向與全世界同樣的生活模式?經濟金融的全球化,少不免令很多商業模式得同步;然而每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推動力,還是要因應其獨有的先天條件。以此再配合當地的文化生活習慣,在跟世界接軌的同時,走適合自身的發展步伐。
【你點睇?】政府擬立法規定所有的士須於車內安裝攝錄設備,你是否認同? ►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