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2015
内地香港投行冰火兩重天
筆者早前曾撰文談到A股大漲,導致内地投行業景氣大漲,投行家收入水漲船高。與此同時,香港投行業卻陷入泥濘掙扎的處境。昨天筆者接受一份報紙訪問,也有被問及相關的情況。
觀察事實,渣打集團上周就全球投行業務裁員二百人,香港佔了一半。某投行兩周前為上市企業進行配股,集資逾兩億元,不過,佣金收入竟然衹有十萬港元。當然,筆者並不排除投行與企業之間未來還會存在其他高收費的交易,但是單看數字,費用的確有些「低」。一系列事實,反映出目前香港投行業僧多粥少的情況嚴重,加上香港特區政府昨天突然叫停投資移民,投行面對的處境將會愈來愈困難。
近年投行成本上漲,必須開源節流,以一間中型投行爲例,每年開支最少也要三千萬元,除非一年内能包銷一、兩家大型新股,否則很難生存。過去十年,不斷有新券商來港開業,彼此背景性質相當類似,大家面對同一客戶群,僧多粥少,難以突圍,價格競爭成爲唯一的突破口。有金融業背景的立法會議員也認爲業務愈來愈難做,搶到市場也爛了。若這家投行嫌棄費用低,不願意做,另外一家投行馬上就會頂上。
此外,大型國企開始熟悉香港市場,企業自己也建立了龐大的財金網絡。既然企業自己也有能力找到投資者,自然不願意付佣金給投行,投行的角色淪爲「文件處理員」。同時,外資投行加入市場進行價格競爭,佣金低已成爲不歸路。而投行的收費更與交易的複雜程度脫鈎,投行衹能收取劃一的價格。
參考去年香港大型集資個案,大部份佣金都不足2%,反照出亞洲地區的生意競爭激烈,項目執行數量雖然不低,但在歐美市場,投行最低也可以抽佣5至7%,而在香港,投行佣金一般衹有1%,彼此經營成本卻相差不大,顯得亞洲區賺錢能力並不高。
包銷新股上市是香港投行的主要收入,去年香港首次公開招股(IPO)宗數表面上雖然再創歷年新高,但其實真正大型新股集資並不多,嚴重影響投行的佣金收入。展望今年的新股市場,估計表面仍能維持蓬勃的發展,但實情是投行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以內地企業為例,質素優良的企業大部份都已赴港上市。目前,尚未上市的企業,規模已經大爲縮減,而質素亦相當參差。投行需要處理的事情,以及需要下的功夫明顯更多,盡職審查成本大爲增加。
另外,2014年A股IPO市場重新開放,内地與香港投行景氣此消彼長,在中長綫而言,香港的投行業務定必遇上更大的挑戰!
《說說心理話》身體唔舒服查唔到原因?周身痠痛疲累?可能係患有心身症!點解原生家庭會長時間影響一個人?點樣脫離循環?►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