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8/2014
投資銀行家會坐飛機、還是高鐵?
筆者在投資銀行工作了21年,公務上最常用的交通工具肯定是飛機,平均每周也要乘搭三到四次,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內地。
由於商務旅程費用一般由企業承擔,筆者認識不少投行高層也會選擇較爲舒適的交通方式,不過,舒適並不代表不會出現時間上的延誤。
的確,晚點誤點的問題在內地非常嚴重,除非是乘搭每天清早的第一班航班,否則延誤是無法避免的,而時間上也是以「小時」作爲延誤的單位。
這樣算起來,假設每周乘搭飛機4次,每次晚點1.5小時,一周就是6小時,一年就是312小時,21年裏,共浪費掉6,552小時。換句話説,在筆者工作的21年裏,浪費了大半年(不少於273天)在苦苦等侯飛機的啓航。
有沒有替代方式呢?也不是沒有。早年,內地「動車」的出現,提供了若干新選擇,但是「動車」畢竟速度還是不夠快。直至到「高鐵」的完工及起動,大家終於有了新的選擇。不過,投資銀行家們又有甚麼看法?
筆者坐過高鐵很多次,速度的確是大大提升,而時間上也較爲準確。可是,問題也不是完全能化解,首先,所有城市的高鐵站,一般都是新蓋的,而通常也不會是在市中心內的。舉個例子,若內地城市要在香港蓋高鐵站,他們會在元朗興建,而不是目前的尖沙咀。爲甚麼?因爲交通樞紐可以帶旺一個新地區,尖沙咀已經過分熱鬧了,反而元朗更具發展潛質,此外,估計興建成本也是極爲重要的考慮因素。
香港以方便旅客或其他商業原因,選擇在市中心興建總站,內地則以更長遠的眼光去發展。不過,由於高鐵站偏遠,交通難免較長。可幸的是,鐵路交通一般不會晚點誤點,時間上交易把握,這就是可取之處了,挽回不少失分。
那麼從舒適度去看,高鐵的競爭力如何?高鐵速度快,座位與車廂設備水平尚可,不過,不少失德旅客刻意破壞弄污,則影響了觀感。此外,車廂走道上囤積了不少旅客,他們沒有選擇坐在座位上,而是在走道上蹲著,則有點奇怪。
站在商務旅程來看,除非是選擇最昂貴的「頭等商務」座位,否則就算是買了「頭等」票,在感受上還是與飛機商務航班略有差距。
説回車廂內的其他情況,筆者在美國、英國、歐洲大陸、日本以及其他地方也有坐過長途火車,車廂一般是非常安靜的,即可休息,也可以集中精神工作或閲讀。可是在高鐵裏,估計由於不少乘客都是興奮的旅客,甚至是首次乘搭高鐵的朋友,因此,車廂裏熱鬧非常,大人小孩喧嘩不停,就算在頭等車廂了,情況也是如此,在密封的車廂裏,問題更爲嚴重,根本難以讓旅客休息,更是難以集中精神工作或閲讀。
因此,對投資銀行家而言,在中短途的旅程上,高鐵肯定是一個新的選擇,但是針對較長途的旅程,除非有「空難」恐懼症,否則,飛機或許還是一個較佳的選擇。
《說說心理話》心理急救II:幾個徵兆辨認身邊人需要心理支援!點樣對情緒進行急救、自我照顧?專家分享穩定情緒小練習►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