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2017
國內大咖看市
內地語,重磅Opinion Leader叫大咖。日前在富國基金舉辦的第八屆富國論壇上,方正證券任澤平、海通證券姜超、天風證券徐彪、申萬宏源王勝、興業證券王涵,五位證券市場大咖同台,點都要聽,《鳳凰財經》有報道。
對於中國經濟的走向,姜超的關注重點落在「金融去槓桿」。
姜超指出,金融去槓桿的過程,需要金融行業把錢投到需要的地方,這會短期帶來陣痛,所以大體上今年的經濟不會有去年那麼好的走勢。去年經濟前低後高,今年有前高後低的走勢。去年是供給側改革,今年是去槓桿,到明年我們希望︰今年能完成去槓桿,然後明年搭上全球復甦的末班車,這是我們的期待。
任澤平也認為,金融去槓桿和實體去產能,是未來的關鍵。實體去產能,會有行業競爭格局優化和龍頭地位的凸現,金融去槓桿,會導致整個貨幣創造體系收縮,包括需求端的收縮。
任澤平指出,討論中國宏觀經濟的未來,非常重要的變數來自於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因為大家發現,世界經濟復甦了,無論是美國歐洲還是印度,都處在一個大牛市當中,所以中國在今年的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供給側改革能否落地,這裏面大量的問題有待討論,值得期待,有待觀察。
王涵則表示,過去這一年,隨着經濟企穩、房地產去庫存深化,企業部門的整體槓桿是下降的,從這個角度來說,風險高的部門風險降下來,這樣至少整個經濟在短期內的下行是有底的。
綜合這幾方面考慮,整體今年一、二季度的經濟是全年的高點,三、四季度會有放緩,但對明年的經濟也沒必要過度悲觀。
股場未來是震盪市
對於下一階段的大類資產配置,幾位市場大咖都給出了「先債後股」的建議。港投資者鮮能買國內債,故不談,只談股。
任澤平表示,A股市場的槓桿相對比較確定,並且已經調整兩年了。
股票市場未來是震盪市,投資者賺不到流動性過剩的錢,賺不到博弈的錢,就必須尋找那些穿越周期、剩者為王的企業,給它溢價,和它一起成長。今年,要買就買龍頭,因為龍頭未來承擔整合整個行業,經過二次探底,其他企業活不下去,龍頭企業能活下去,能夠最終收割市場,所以給龍頭溢價。
目前,A股市場的熱點,依舊聚焦在大藍籌和消費股中。這種情況是否會持續下去?對此,大咖們的觀點還是有一些分歧。
徐彪表示,以年為周期來看,今年、明年、後年,影響市場風格的變量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產出缺口的變化,而在未來一到兩個季度很可能有一個下行。經過調整以後的新一輪周期會在甚麼時候?如果一年以內能看到,相信愈往後會愈好,但是也有可能半年下行半年上行,這裏面會帶來風口的切換。
徐彪進一步表示,今年的二季度、三季度,很有可能會成為企業盈利改善的拐點。企業盈利改善即使出現波折,從行業角度來說,尋找好的行業,自上而下可能很難看到,但是自下而上的應該能找到。但是需要注意,股價的表現未必和企業盈利完全同步,有好多行業連續三年都在快速改善,但是股價波動可能有修整期,所以不能完全畫上等號。
王勝則認為,預計之後兩個季度企業業績增速應該是下行的,但是機構對此預期比較充分,股價尤其周期股價已經有反映。我們一直在思考,通過供給側改革,是不是整個周期行業的產能確實收縮,所以龍頭公司業績下滑速度有限?這時候更需要看商品期貨價格,如果未來止跌企穩,未創新低,龍頭公司盈利可能也還能保持一個相對合理的增長,與過去數年全面虧損情況不同。
王勝指出,從一年時間來看,權益市場是有機會的,A股中滬深300指數的估值,就算放在全球成分指數中比較,也是估值較低的,而從全球風險偏好來看,資金也都有向龍頭股票集中的趨勢。A股走出同樣的走勢,這不僅僅是政策的引導,而看未來一年時間,格局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消費類公司富有爭議,但是這些公司還在基本面向上的趨勢中,整個業績不斷超預期,此類公司估值相對國際上很多同業公司也不過分;
至於周期,有一些行業依舊有價值,比如火電行業值得關注,經濟下行則它的成本也是往下的,如果需求穩定,伴隨着供給側改革今年重點轉向電力行業,會有比較好的業績趨勢。
還看人行會否放水
以上都是中長線的,打到嚟的明天,後天又怎看?一如筆者這兩天在經濟通的《選股情報》所言,看人行會否放水。
今周,央行公開市場有2,500億逆回購到期,周二到周五分別到期200億、1,300億、800億、200億,無正回購和央票到期,此外周二還有1,795億元MLF到期。央行周一公告稱,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於較高水平,5月15日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
周二(5月16日),央行進行1,500億到7天,400億元14天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分別持平於2.45%和2.6%,由於當日有200億元逆回購到期,故單日爭投放1,700億。當日還有1,795億元MLF(中期借貸便利)到期。
昨日人行雖放了1,700億,但做完加減數,實則只放了不足200億,目前的流動性仍是靠上周五的4,000億來支撑,人行昨日放出的1,700億中,有1,500億是7天期,那是到下周二,又要由人行決定是放水還是回水。
華創證券固收研究團隊指出,央行相較其他部委更強調監管協調,此前暫停逆回購投放資金,表明央行並不希望過多投放流動性,這和此前央行表現出來的態度一致,維持緊平衡的意圖不變。
說明白了,就是大家想玩長啲、耐啲,就不要太興奮,炒得太過,一步到位,人行又會收水的,故今日之後,仍要看人行是否放水。
轉載自: 晴報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