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4/2016
監管猛於虎
在有資金、有存款,但沒有槓桿、少借貸需求的日子,傳統銀行業務根本很難有利可圖。更甚是,在負利率陰霾下,銀行只能夠面對兩個選擇:包括強忍蝕息之苦而留住存款、或最終任由存款流走,兩種情況都只會令金融機構的經營更嚴峻。
金融海嘯時,多間國際金融機構估值跌至0.5倍、甚至0.2倍,以此作為量度現時國際金融股的低位,參考性在在成疑。須知,當時所受的是系統性風險、資本充足比率壓力,主題既嚴重又實實在在。現在呢,整個金融業就是拖拖拉拉,如今面對的結構性困局卻從來未有明朗化。
有前對沖基金大姐大代其母問小妹可否再來一滴淚,煞停大笨象股價跌勢,老實說,小女子何德何能,對抗環球銀行家與央行行長遺下的爛攤子,如匯豐也成功翻身,環球銀行就有救了。投資者如糾正不了以往只鍾情銀行或金融股的習慣,為今之計,似乎寧愛內銀,也暫不宜選匯豐。無疑,內銀壞帳是多兼透明度低,但國家機制大前提下,衰極仍叫有大樹遮蔭。更重要是,內地進一步鼓勵民間投資、刺激樓市等於鼓勵零售層面貸款,如今哪會有一個市場仍有如此龐大借貸商機。更實在是,銀行在內地頂多是監管掣肘,或硬啃政策貸款,承受壞帳,但犯不上要受不斷上升的道德高地標準監察。
轉載自: 晴報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