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5/2015
新股博弈學
具有競爭或具對抗性質情況下的決策行為,不一定是「公我贏、字你輸」,或是我的收穫就是你的損失的零和遊戲Zero-sum game,如何締造雙贏結果即win-win situation,就是剛因車禍意外身故、普林斯頓大學天才數學家約翰‧納殊(John Nash)博弈理論要延伸、嘗試為理性決策者之間的衝突與合作建立數學模型的課題,透過理論演化至多個領域,影響着幾代經濟學、生物科學、軍事戰略、政治學應用,只要各方都實事求是,自不難締造雙贏,箇中關鍵在於,各方決策者不能單一從個人私行出發,反而是要根據其他對手的策略,去構建對自己最有利的決策。
納殊均衡的數學基礎,已成為許多經濟學範疇中影響決策理論根據的重要概念,這位電影——《A Beautiful Mind》:港譯《有你終生美麗》的故事主人翁、於1950年發表的應用數學理論博弈論,在市場經濟領域大派用場;然而,現實中更多時候,由多方參與決策的市場,利害關係縱橫交錯,自非可用單一理論解釋,正如全配售新股大玩衝上雲霄,卻形同與股民在進行另類博弈,唔怕你癡,唔怕你呆,至怕你唔來,但最後負責埋單的,仍是一眾貪便宜散戶,難以締造雙贏或多贏。
轉載自: 晴報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