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5/2014
「眼界」這回事
觀千劍而後識器,鑑賞古董亦可作如是觀。
新進收藏家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要學懂鑑定真假。這可以從書本著手,質素高的參考書要多看,尤其是博物館圖錄、知名私人收藏圖錄、國際性拍賣行的拍賣目錄等等。一些大陸和香港不知名私人收藏家找人寫介紹的圖錄,目的或是沽名釣譽,或是設局釣水魚,這種吹捧自家收藏的書,不看完全沒有任何損失。
最值得看的是「古墓發掘調查報告」,如《馬王堆漢墓》、「窰址發掘調查報告」,如《耀州窰》,這類書通常印刷簡陿,但資料詳盡,對了解、鑑定古代玉器、古代青銅器、高古陶瓷器幫助極大。
精品之一 : 康熙御製黃地珐瑯彩花卉紋碗
國際性拍賣行的拍賣目錄刊載的拍品,雖然不保證百份百是真貨,但贋品比例相對地低,因此可以作為鑑定真假的參考;讀者要留意落槌價(hammer-price),估價不能作準,落槌價才是拍賣市場價格指標。讀者更要留意的是落槌價有沒有水份,有多少水份,以免墮進假拍賣的圈套。
任何一種文物的落槌價,包括書畫,只能作為參考,不能以它作為在古董市場入貨的價格指標。我通常將中下價文物的落槌價打一個五折或六折後才回價,但古董市場上難得一見的精品或明清官窰瓷器例外,因為它們很難在古董市場上看得到,看得到的也往往跟拍賣價相差無幾。
除了戴維德基金會的藏品既可遠觀,亦可褻玩之外,大部分博物館的藏品不能觸摸,我提議讀者購置一個小型但質素高的單筒望遠鏡,將藏品拉近及放大觀察。這種方法不騒擾其他訪客,但可以把藏品看得比較仔細。
精品之二 : 清雍正玉堂富貴天球瓶
可以一次過見到大量高價文物的地方,當然是拍賣預展。強國人富起來之後,不論香港、倫敦、紐約的拍賣預展都同樣擠滿強國人。這類人之中,有些衣著毫不光鮮、態度鬼鬼祟祟,這類人大部分是大陸的古董商或是文物販子,參觀拍賣預展的唯一目的是「學師」,拍品就是「師父」;另一類身光頸靚、滿身名牌、腕上鑽石名表矚目耀眼的不是貨主,就是財大氣粗、喜愛炫富的大陸收藏家,真正熱愛藝術、文物的收藏家,絕無僅有。據拍賣行職員私底下向我透露,強國人總有辦法將一級文物,尤其是清代末年經溥儀、溥傑指示太監賣到琉璃廠一帶古玩店的清宮舊藏,如清代皇家玉璽,偷運出境,送到香港拍賣。這類貨主不愛國,絕對又崇洋又媚外,情願讓外國拍賣行賺取佣金,也不讓中國大陸的拍賣行分一杯羹。除了因為對中國大陸的拍賣行的信心問題,強國人口說愛國,骨子裏卻只信任外國名牌,為自身的利益著想。
有一年承德避暑山莊的博物館的館長監守自盜,將藏品偷運到香港拍賣。拍賣行安排一個專場,印備大量精美目錄,還將拍品在避暑山莊傅物館內的本來位置用圖片標出,引起軒然大波。不用說,拍品被中國政府收回,館長被判以極刑,拍賣行負責人被勒令辭職,斷送一份高薪厚職及美好前途。聰明人被一時糊塗所累,此是其中一個最佳例證。
新進收藏家不到拍賣預展觀摩實物,只從書本上學習鑑定真假,只會是紙上談兵,永遠成不了專家。其次,認真的新進收藏家如經濟條件許可,應到古窰址參觀,充份了解古代燒造瓷器的過程;及到古代墓葬,如「隨州博物館」參觀曾侯乙墓出土文物,了解古代工匠如何用「失蠟法」鑄造青銅器。
總而言之「眼界」不是與生倶來,而是累積而來。精品看得多,「眼界」自然會擴闊,品味自然會提昇。
後記 : 香港佳士得將於明天(28號)舉行春拍,有興趣的讀者可到灣仔會展中心參觀。
《說說心理話》身體唔舒服查唔到原因?周身痠痛疲累?可能係患有心身症!點解原生家庭會長時間影響一個人?點樣脫離循環?►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