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0/2015

《中國剩女》愈進步愈難頂的半邊天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馬靄媛

    馬靄媛

    曾任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項目經理及中文新聞寫作課名譽講師;職業訓練局高級傳媒主任及編輯;《香港經濟日報》及《明報》首席記者,擅長撰寫專題及人物訪問,醉心文字世界,相信知識可豐富心靈、啟迪人生。著有《這個記者夠彆扭》人物訪問集及《愛是不能埋-謝婉雯傳》。 

    世界在讀什麼

    逢周三更新

 

 

 

 

 

 

 

 

 

 

 

 

 

 

 

 

 

 

 

 

書名:中國剩女-性別歧視與財富分配不均的權力遊戲(Leftover Women :The Resurgence of Gender Inequality in China)

作者:洪理達(Leta Hong Fincher)

出版:讀書共和國(中文版)

 

  看《中國剩女》的書名英譯-「Leftover Women!把人淪為冷飯菜汁,已是歧視的極致。

 

  本書作者是資深傳媒人,生於香港,先後在哈佛、史丹福大學及中國清華大學修讀社會學,此書是他的博士論文研究。他花了兩年半研究中國剩女現象,由社會問題提升到國家危機的範疇。它不只是性別問題,還牽涉家庭、階級、房地產、法律和政治層面,對中國未來發展影響深遠。

 

  在中國,年近三十而沒有結婚的女子被冠上「剩女」的污名,作者追溯炮製中國剩女現象的源頭,國家媒體是始作俑者。2007年,根據《新華社》報導,中國婦聯將「剩女」定義為27歲以上的單身女性;同年中國教育部把「剩女」納入官方詞彙。自此,內地媒體推波助瀾,標籤未婚女性,加上國家針對中國男盛女衰的「盛男」現象;重男輕女觀念和一孩政策,國務院甚至指中國男人找不著老婆,造成「對社會穩定的威脅」,男人會參與「動亂、偷竊和群架」,種種輿論加劇了女性對成為「剩女」的隱憂。

 

  年近三十的單身女性,因被國家「認證」,被戲稱為「剩鬥士」、「必剩客」、「鬥戰剩佛」及「齊天大剩」。書中的個案,有高薪的律師和行政人員,她們有高學識和經濟能力,但受傳統觀念和社會壓力影響,內心懷著成為剩女的恐懼,令她們不惜一切地追求婚姻,渴望有男人接收。

 

  研究發現,國家為了提升人口素質,官方利用宣傳機器,逼使高學歷女性盡早結婚,生優質孩子。事實上,中國有剩男的現象,三十歲以下的男性比女性多二百萬,女子根本不愁找對象。而三分一的婚姻也以離婚告終,女性在權利飽受剝削下,引起種種家暴問題,反映了不適合的婚姻帶來的後果。

 

  有經濟能力的剩女,面對千瘡百孔的法律條文和政府限制買房的社會制約,甚至接受「不平等條約」,在買房和財產分配上,放棄個人的利益,作出消極的妥協。有的因家人重男輕女觀念,聽從勸告,放棄買房子的權利;或把財產轉在男友或丈夫名下,也因此造成兩性之間的財富差距。研究指,大部份中國女性都錯過了國家龐大的住宅房產財富累積,因此「被排除在可說是歷史上最巨大的住宅房產累積之外。」

 

  書中第四章以歷史的視野,整理了女性財產權遭受蠶食的歷史脈絡,以宋朝精英女性的情況和共產黨革命性的性別平等口號的實況相比,反映當中嚴重的落差。

 

  中國剩女反映了中國歷史深重的社會問題,作者直言,他的研究就是要「戮破中國後社會主義市場的改革改善了女性生活的說法。」獨裁本質只會窒礙中國婦權運動的發展。對自由的追求,從來都是跨越性別階級和政治的界線。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我要回應6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Comment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靚姐發表於 2015-10-16 03:24 PM
  • #7
  • 又平等只是產權那麼簡單嗎? 條數唔易計呢!

    現在不用懷孩子的男人有等都不像個保護婦女扛起家計重擔的堂堂男子漢大丈夫了。 很多家庭就由家傭帶孩子。 這樣的平等也不是沒有社會代價的!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靚姐發表於 2015-10-16 02:26 PM
  • #6
  • 講到底, 宇宙都由同一基本粒子組成, 平等得很。

    但我們的世界卻是生而不平等的千差萬別遑論男女。 單是只有女性才能懷孕生子就是人類最基本的不平等。 將不平等政治化來貶低所謂「獨裁」的人心中無真正平等。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ctang8發表於 2015-10-15 03:11 PM
  • #5
  • The west has the same problem that female achievements often dwarf those of the males. A study shows actually most females take a back stand in most pursues. Women are ingrained to value achievements less. Perhaps ancient-long stigmas are too much ingrained in their heads too.

    Forget those unfair stigmas and claim ownership to whatever belongs to oneself - whether it is property or achievement. One can only achieve equality with she thinks herself as equal to everyone.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靚姐發表於 2015-10-15 01:51 PM
  • #4
  • 還有值得研究一下香港新界原居民的男女平等問題。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靚姐發表於 2015-10-15 01:23 PM
  • #3
  • 叫作者去民主印度研究一下男女平等情況吧!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ctang8發表於 2015-10-15 11:57 AM
  • #2
  • 「獨裁本質只會窒礙中國婦權運動的發展。對自由的追求,從來都是跨越性別階級和政治的界線。」

    Feminist movement is like any human right movement in China - one step forward, two steps back. Keeping status quo is essentially the mentality of CCP.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Jazz Up Your New Year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