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9/2015

《為何我們總是如此不安?》喚醒真實的自己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馬靄媛

    馬靄媛

    曾任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項目經理及中文新聞寫作課名譽講師;職業訓練局高級傳媒主任及編輯;《香港經濟日報》及《明報》首席記者,擅長撰寫專題及人物訪問,醉心文字世界,相信知識可豐富心靈、啟迪人生。著有《這個記者夠彆扭》人物訪問集及《愛是不能埋-謝婉雯傳》。 

    世界在讀什麼

    逢周三更新

  

書名:為何我們總是如此不安?

作者:加藤諦三

出版:方舟文化(中文版)

 

  這本書,是現代人的一面照妖鏡。77歲的作者加藤諦三,是日本心理學權威。他指出城市人缺乏安全感,容易感到莫名焦慮和恐懼;因為壓抑了自己的個性,忘記自己真正想要的,想做的是甚麼。

 

  「習慣壓抑內心的慾望,不敢撒嬌,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結果會喪失自然的情感,導致內心空洞,不知為何而活的危險狀況。」

 

  人際關係上,這些人的「玻璃心」容易受傷,太在乎別人的期望,令真我被壓制,有時活得過份認真,也會令真我無法展現。嚴重的,會借正義和道德之名,向他人還擊;又或過度鞠躬盡瘁,以愛恨交纏的兩極情緒與別人交往,這些都是缺乏自我價值感的人的通病。

 

  生活上,因為內心空洞,壓抑情感,而把精力投放於工作上,淪為工作狂。有些人感到生活沒意義,沮喪或憤怒,都是內心自我分裂的人的徵狀,受到鼓勵也對自己沒信心。有的成年人內心殘存幼稚性格,對別人特別苛索,無法獨處;嚴重的,會假借「愛」之名,作為防衛機能,實質個人冷漠無情,無法敞開心胸去愛別人。

 

  缺乏安全感引致多種畸形人格:因嚴重自卑感而感到困擾,有「思覺失調症傾向」的人,他們不直認內在的依賴心,甚至把行為正常化;有的控制慾強的人,源於內心的極度不安;疑心病重的女性,會因為操控讓男性不舉。

 

  作者指出,對自己缺乏信心,便無法以正常的方式面對人生,甚至搞錯人生的方向。只有情緒上成熟的人,才能肯定自我價值,「能夠因為付出而感到喜悅」,懂得「溫柔對待自己」。

 

  如何活出自我,當個成熟的人,以下是書中的一些建議:

 

    - 對於不喜歡的人,也可以勇敢地去討厭,只喜歡自己喜歡的人,這樣的人生,
           真實而有力量。

 

  - 凡事不用完美,只要過程中對自己有意義就好。

 

  - 別害羞,去撒嬌吧!別人才知如何疼你。

 

  - 要消除自卑感,必須接觸內心深處的真實情感。唯有內心坦率,
            才能理解別人的心理。

 

  -自己開始學習肯定自己的話,自然能感受別人確實也會接納有缺點的自己。

 

  - 向作者學習,他成長路上,一直跟自己這樣對話: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情緒成熟的人。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對別人釋出善意,
           自己也會開心的人。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很棒的人。」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心理急救II:幾個徵兆辨認身邊人需要心理支援!點樣對情緒進行急救、自我照顧?專家分享穩定情緒小練習► 即睇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Festive Cheer is in the air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