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1-05-09

十元變一萬的神話 (上)

  「一本萬利」是過年討彩頭時的「奢望」,鮮有真正成功的範例。雖說我國金融創新建樹不多,衍生工具欠奉,但在高通脹預期和缺乏投資管道的夾擊下,最近也創造了三個月內一本千利的「投資界神話」。


  近年來,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場景火爆,動輒上億元的拍賣成交價讓齊白石、張大千等畫家的大名如雷贯耳──想聽不見也不行,每每觸動著普通民眾的心弦。為了不讓富豪專美,令凡夫俗子、平民百姓也有機會涉獵這些高額的投資項目,繼房貸證券化、地產證券化和黃金證券化後,有人推出了「藝術品證券化」的新招。


  今年一月初,上海中天拍賣公司拍賣了一幅由「著名畫家」白庚延副教授創作名為《燕賽秋》的水彩設色作品,成交價僅人民幣6萬餘元。兩天後,一幅由同一作家,相同尺寸,同一名稱的作品在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被「證券化」,發行500萬單位,每單位1元人民幣。也就是說每個單位的證券就代表了對該幅《燕賽秋》五百萬分之一的擁有權。根據同樣的計算方法,該幅作品的總價值已達500萬元人民幣。試想只要拿得起1元就可參與藝術品的投資,的確是為廣大的散戶大開方便之門。


  不識抬舉的人也許會問:「為甚麼一幅相同或者至少是極度相似的作品,僅歷經兩天的時間和證券化一道工序後,價值就上升了78倍?」這批人相信定然不了解國情,更不了解藝術品的特色。白先生已經仙逝,畫作供應有限而買資產抗通脹的需求日升,國內又缺乏投資途徑,畫作的價格必定會節節上升的!況且藝術的價值可以用金錢來衡量嗎?自古以來就有隻字千金的說法。依照同樣的邏輯,也就不難理解這麼大的一幅畫,上面又是山水,又是雲海,還有巍巍長城,為甚麼不可以價值幾百萬元了!


  事實證明這些「有識之士」的看法是正確的。從1月26日正式掛牌交易開始,在不足3個月後的3月24日,《燕賽秋》證券的每股價格上升到人民幣18.5元的高位。用每股18.5元人民幣的價格計算,全幅《燕賽秋》的價格高達9,250萬元,其價值上升了1,443倍。一本千利的火熱行情,再次證明在希望的國度裏:「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奇蹟!


  對藝術和藝術家有一定認識的朋友看到這一「盛況」,必定會撫心自問:畫家白庚延名不見經傳,他作品的價格憑甚麼就堪比享譽藝術界數十年的徐悲鴻、張大千等殿堂級大師?須知近年在藝術界聲譽甚高的吳冠中先生乘鶴西行不久,一幅《古長城下》國畫儘管在拍賣中以接近估價兩倍的價格成交,也不過是1,298萬港元(折合約1,090萬元人民幣),難不成白君的藝術造詣遠在冠中先生之上?


  誠然是對藝術的「略懂」,而不是全懂造就了這一誤解。正所謂英雄莫問出處,沒有出處的自然也未必不是英雄。的確,就算連藝術品市場的業內人士和同時期的藝術家,也大多沒聽到過白庚延先生的大名,可是也不能因此就斷定白先生畫的價格不值九千多萬呀!


  欲知天價畫作的「權威」分析,請看下回分解。 (待續)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

更多上海觀察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