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2
地震「鹽波」
這次直接受到地震災害的日本地區,社會情況大致穩定。災民雖然也增加了食品和生活用品的購買量,卻也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災區亦無大規模惡意哄抬物價事件。反觀香港和上海在上周四的「搶鹽風潮」中,儘管部分鹽價的漲幅高達2-3倍,但也難擋市民買鹽的「狂熱」而被搶購一空。搶不到鹽的,便尋購替代品,雞粉和醬油一樣照單全收。此舉在國際上傳為笑柄,不光嘲笑非理性的搶購行為,更該嘲笑無稽的搶購對象——鹽。
事實上,國人的非理性搶購行為不無先例可循。最大規模的莫過於非典(或稱沙士)期間,民間謠傳白醋可以蒸燻殺菌,白醋隨即被搶至斷市。同期網絡上謠傳香港會成為疫埠,引來市民搶購白米和日用品。搶購事件表面上是有人惡意散播謠言,部分商家囤積抬價進一步激發的恐慌性搶購,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華人社會的文化氛圍和民眾科學知識的淺薄。
一直以來,我國的文化就強調社會價值,輕視個人權利。在經宋明理學扭曲儒家思想的長期熏陶下,連我國的小孩都知道做人是要達到「舍身取義」,「克己復禮」等高遠的道德標準。但是實際表現出來的社會價值卻又與之大相徑庭。社會上充斥的是個體間相互的不信任、冷漠與利己主義的思想。反觀其他著重保障個體權利的社會,卻表現出強烈的人文主義精神,民眾也更樂意關心身邊的人。
在只能依靠自己的環境里,人人都是自求多福,任何風吹草動都足以引起民眾的恐慌。一包鹽不值多少錢,花幾十元買個安心是不少搶鹽民眾的心態。如果社會氛圍不變,下次的搶購風潮的發生亦只是時間問題。
《日本9.0震災教我們的事》一文則痛批臺灣媒體報導地震新聞不夠專業,手法粗疏煽情。但是與其把責任推卸到媒體的身上,不如反思到底是什麼造就了這種媒體的風氣。清末的政教辦報,到後來到的文人辦報,再到現時的商人辦報,創立新聞傳媒的目的各異。眼下創辦新聞媒體的動機無非是盈利,是故衍化出一條潛規則--用觀眾喜歡的方式報導觀眾感興趣的新聞。
都市生活忙碌,大多數觀眾都喜歡軟新聞和富有傳奇色彩的花邊故事,對報導的質量要求不高。媒體應用煽情的詞彙,驚異的視像鏡頭嘩眾取寵,推高銷量,只不過是反映社會的主流訴求。客觀來講,專業的媒體依舊存在,反倒是較少民眾願意使用。民眾擁有對媒體的選擇權,也就是說觀眾讀者的喜惡將轉化為傳媒製作的標準。如果主流民意對媒體的要求提高,那新聞報導的質量很快便會跟上。
可幸這一連串的食鹽搶購風潮並非發生在災難時期,不然勢必引起更大的社會動亂。而提高公民的科學常識,改善社會氛圍和新聞媒體的生態則是避免重蹈覆轍的長期目標。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