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02-18

在內地當面試官的難忘事

剛在上海公幹回程上,不覺已經習慣這樣出差的生涯,畢竟在內地招聘的工作也幹了超過十年。


內地特別是上海進步得飛快。當初外資企業作為僱主,招聘的平台、渠道、候選人的素質和找工作的技巧等等都相對幼嫩;而如今,發展到基本上內地大城市與國際的招聘操作已經基本接軌,變化巨大。


當然我這個行內人也是付出不少努力和學習去融合,今日已習慣中港兩地的差異,途中也有不少難忘事。


1998年有一個跨國企業客戶,決定將亞太區的總部由香港搬到上海。我負責在香港替他們遣散一半以上的員工,然後在上海招聘一些主要的管理層職位。


因為我在上海未有自己的辦公室,所以就與當地的行家合作。發現不管是候選人或行家提供的簡歷都很粗疏。職位不明確、職責也很簡略,根本很難從當中了解而作基本的第一輪篩選。幾經辛苦定下了一批人選,我飛到上海面見他們。結果感到即使那些候選人已在知名外企擔任經理,但與香港的水平和客戶的要求仍然有一定的距離。


而我的面試時間表由早上九時安排到下午六時,在當地行家的辦公室進行。到接待員五時半帶來了最後一位候選人,我在六時零十分完成面試,走出房間竟然發現整個辦公室都漆黑一片,所有的人員包括接待我的人都走光了,真的嚇了我一跳。擔心他們把我忘了,將我鎖在裡面,幸好還有保安阿伯放我出去,這是我第一次親身體驗內地準時下班的作風!


另一次是在2000年,替另一個外資客戶找一批工程師。因為需要一批,所以也要面見更多去挑選。我安排了在酒店兩天的日程,每天面見二十位候選人,從早到晚半小時一位。


一般我用五分鐘閱讀候選人的簡歷,面談十五到二十分鐘。最重要的是花最後五到十分鐘去寫評語和作初部的決定。兩天下來簡直筋疲力竭,晚上不想再說話,才明白到見人太多也會虛脫到想吐,以後也不敢安排這麼緊的時間表了。


最有趣的一次是在廣州,面見的候選人是採購經理。他與太太一齊前來,我的同事請候選人進入面試房間時,他的太太堅持也要入內,認為候選人轉工作是一個家庭的決定,因此她應該有權參予。


我想若她只坐在一旁,也不影響面試,於是也答應了。怎料在問答的過程中,太太在候選人沉默或含糊時都插口幫忙,多虧她這些幫忙,使我對候選人頓時失去興趣,覺得他沒能力之餘也不懂禮貌和大體。


其實在內地招聘,除了面試也有其它大開眼界的經歷,正因為沒有似香港的成熟,所以有不少做法和看法與我們迥異,也覺新鮮有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特朗普指不排除使用武力奪取格陵蘭及巴拿馬運河,你認為言論會否加劇美國與盟友間的不信任?► 立即投票

更多職場物語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回顧24 展望25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