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5 09:43:51
社會企業應該Scale Up還是Scale Out?-鄭健成
豐盛社企學會
豐盛社企學會
貢獻專業,推動創新實踐,轉化城市
豐盛社企學會成立於2011年,是香港首個以知識型義工結合而成的非弁利組織,旨在召集各界專業人士成為義工,以知識和經驗推動香港社會企業及社會創新的發展。 我們籌辦的活動,涉獵政、商、社、學、民等各界別,主要舉辦活動包括:十一良心消費運動、社創校園、豐盛學院、使命商道,讓香港社創得以在各界深化扎根,同時着意創建一套可以落實執行的意識體系,以知識推動社創實踐,以社創轉化城市文化。
擴散效益即以開展相同或相似業務的形式,增加受惠對象的數目。
做生意自然希望風山水起,越做越大,但做社會企業呢?2016年,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 & Company)發表了一篇有關荷蘭社創數目的文章,指過去五年之間社企數量增加了超過二千間,卻只有很少數的社企希望作大規模的擴展。這正正暗合該顧問公司在2010年發表一系列的文章,討論社企應否擴大規模(Scale Up)所下結論—社企應該以擴散效益(Scale Out)方式,增加社會效益。
擴大規模(Scale Up)及效益擴散(Scale Out)的分別
所謂擴大規模(Scale Up)即通過壯大原有業務規模,增加生意額;效益擴散(Scale Out)則通過擴張相同或相似的業務,增加受惠對象或群體的數目。以魚缸作比喻,當你只有六、七條魚的時候,一個小型魚缸就夠了;但過一段時間,新生了三十多條小魚,小魚缸顯然不夠大了。擴大規模(Scale Up)方案就是去買一個大魚缸重置所有小魚,但需要花很多時間成本把原本在小缸的裝置、布景重新轉移到大缸。而效益擴散(Scale Out)方案,就相當於在小缸旁邊連接一個同樣的小缸,小魚就可以分散游到兩個魚缸。
Summer Production 的誕生—-社企的效益擴散
香港其實不乏以效益擴散(Scale Out)方式發展的社企,DECT Production 與Summer Production 便是一例。DECT Production是一間為雙待青年提供就業機會的創意媒體社企,而Summer Production的創辦人,人稱「鹹魚CEO」的區雪莹(Summer)就是於2016年加入DECT Production。當時,Summer仍然是一名雙待青年,因為加入DECT Production才開始接觸製作,漸漸由別人眼中沒有理想的「鹹魚」,變成一名獲得不同獎項的專業攝影師。2019年,Summer 將自身經歷化成創業的動力,再運用自己累積了三年多的拍攝經驗,在DECT Production的支援下創辦了屬於自己、業務相近的社企Summer Production,為弱勢青年提供生涯指導及影片拍攝培訓。
Summer在DECT Production的支援下,開辦業務相近的社企。
效益擴散(Scale Out)後的社會效益
根據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香港每季約有二萬五千至四萬名雙待青年出現,數據反映現時雙待青年的需要未能完全得到回應。由於社會需求殷切,DECT Production 及Summer Production兩間業務相近的社企能夠通過效益擴散(Scale Out)方式,有效增加社會效益。
DECT Production原本每年提供十二名就業職位予雙待青年,Summer Production則計劃在未來十八個月聘請二十四名弱勢青年成為他們的實習生,協助他們投入職場。乘數效益下,兩間社企預期六年內的社會投資回報達1:5.72,「一蚊變五個七」。換句話說,六年間原本只有七十二名雙待青年受惠,但因為Summer Production 的誕生,效益擴散(Scale Out)後受惠人數增加至一百六十八名,社會效益增倍。
DECT Production 及Summer Production的例子除了證明社企走向效益擴散(Scale Out)發展業務的社會效益外,也從側面顯示了社企的核心價值—-「社會利益最大化」。社企創辦人不求自己成功,反而樂於將經驗與志同道合者分享,並且合同為弱勢社群出力,讓社會效益倍增,惠及更多的人。
除了擴大規模外,擴散效益或許更適合社企去增加其社會效益。
豐盛社企學會主辦的「創新園」計劃,專門為15至25歲的年輕人提供資助申請及適切的社創支援,讓他們發揮潛能,以具創意的方案締造社會效益。詳情可瀏覽計劃網站www.if-program.hk。
【你點睇】港府本年度已錄逾2千億元赤字,有議員指或難符基本法力求收支平衡之規定。你認為當局應如何解決財政問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