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29 12:09:46
我們為甚麼工作? 顧遠
仁人學社
仁人學社
仁人學社於2012年由謝家駒博士和容蔡美碧女士創立,旨在引領創新、具發展潛力的教育和培訓計劃,以促進社會創業和社會創新精神的發展。我們的願景是,推動世界社會創業精神,透過教育和培訓計劃把社會創新的理念推廣至大學、普羅大眾、主流企業、大中華地區及東南亞社會創業者,希望能「激發每一個人成為社會創革者;促成每一家企業成為社會企業」。
日本理化學工業股份公司是一家50年歷史的老廠,生產粉筆,70%的員工有認知障礙者。創辦人大山先生相信一個樸素的道理:工作是幸福的。因為人們終極幸福來自四點:被愛、獲讚賞、有價值、被需要。通過工作,我們完全可以獲得這些幸福。
殘障者更熱愛工作
一個偶然的機會,大山先生的粉筆廠聘用了幾位認知障礙者。本來只是抱著同情心才聘用他們的大山先生,以為比起在工廠裏辛苦工作,靠殘疾人福利制度輕鬆度日應該更幸福。結果這些殘障夥伴並不如此認為。他們總是兢兢業業地做好每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即使休息鈴聲響了也不肯停下。為何要這麼認真和堅持?大山先生一直覺得非常不可思議。直到有一天,他豁然開朗:每當殘障夥伴得到「幹得真漂亮」,「你真努力」之類的誇讚時,總會高興的連聲說「謝謝」;如果聽到「沒你不行」時,更會露出欣慰的笑容。工作,帶給了他們作為「人」才有的幸福。這種幸福,在家庭看護或者福利庇養的環境裏是無法獲得的。大山先生於是堅定了決心:要把日本理化學工業打造成一家以認知障礙者為主要員工的企業。
大山先生的企業,並不是一家不知名的小作坊,而是日本最知名、品質最高的化學企業之一。他們並不是靠「殘疾」來獲取客戶的同情,而是以不遜於別人,甚至超過最高標準的產品,來獲得包括世界品牌先鋒(Pioneer)公司在內的訂單。
先鋒公司O形密封圈是種精密產品,即使在普通工廠由正常人生產也有12%的不合格率。大山先生的工廠改造了原先一件產品一人做到底的做法,創新成為5人分工配合,每人只做一步。結果不僅速度完全能與普通工廠一樣,不合格率也降低至8%。由於生產工序重構和簡化後易於理解,認知障礙者不必思考多餘的工序,就可以以超出常人的專注去集中處理眼前的工作,從而發揮自身最大的潛能,毫不遜於正常人的工作。
除了生產工藝上的改進,這家企業在產品上也不斷創新。他們利用北海道被漁民丟棄的貝殼做原料,生產出了一種完全無塵的粉筆。這種粉筆可以在很多材質上使用,筆迹能很方便擦除。在白板已經普及的今天,這種產品仍然能夠深受商業使用者的喜愛,還贏得了很多家庭市場。
傷健融合達致雙贏
如果工作是一種幸福,那麼體驗到這份幸福的,不僅僅是殘障員工,也包括健全員工。
一開始,無論是工作配合、還是行為和思維方式,普通員工和認知障礙員工經常難以取得一致。連員工旅行和年會,兩個人群都很緊張。究竟以誰為重點?誰去「忍受」誰?大山先生的回答很簡單:「等待是有意義的」。不僅僅是培訓殘障人士的時間是有意義的,健全員工學會讓自己撇去偏見,耐心地與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人相處交流,為了完成工作目標不斷嘗試,相互磨合從而相互理解,也是完全有意義的。於是,彼此設身處地作交流,用耐心和創新來共同協作;並從中感受到「被愛、獲讚賞、有價值、被需要」的幸福。這不正是公司或者組織最嚮往的「團隊精神」?
這家企業從未宣稱自己是一家社會企業;沒有販賣悲情,也沒有標榜高尚,甚至毋須在自己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之間做出多少權衡。它所做的是認可每個人的價值,在運營過程的每個細節裏發現創新機會,充分利用各種社會資本,最終讓雙重底線渾然一體,全部實現。
真正的社會企業正該如此!
顧遠
作者為上海AHA社會創新學院創辦人
原文刊載於信報
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請投etnet經濟通一票!► 立即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