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8/2024
馬會聘請江旻憓的啟示
2024巴黎奧運曲終人散,今年香港運動員續創佳績,共奪兩金兩銅,但大家的焦點似乎都落在女子重劍金牌得主江旻憓身上。無他,因為她回港一星期後,就公布暫別職業運動員的生涯,選擇轉跑道。
幾天之後,香港馬會就公布,委任江旻憓為對外事務助理經理。雖然馬會向江旻憓頒發600萬元奧運金牌獎金,但我相信,江旻憓加入馬會,不是要報答馬會的獎勵,因為此事必定是她參加巴黎奧運前已傾得七七八八,相信當時連江旻憓也不會預計到自己會奪得奧運金牌。當時應該是,等江旻憓出席完奧運才最後落實。
在此,我衷心祝願江旻憓在這個新崗位上,能夠發揮運動員那種永不言敗、堅毅不屈的精神,用她的說法,就是回饋社會對她的培育和支持。
江旻憓暫別職業運動員生涯,加入馬會做對外事務助理經理。(譚志源fb圖片)
聽到這宗新聞,令我想起多年前我看過的一篇文章。如果我沒記錯,那是在已經停刊的《iMoney》雜誌中看到的,文章的標題是〈投行愛聘運動員的原因〉,其中有些觀點很有意思,我一直記在心上!
該篇文章的主旨是,很多父母認為,傳統學校的競爭和壓力都太大,所以想送孩子們去國際學校讀書,以為這樣,孩子就可以在沒有太大壓力下讀書,長遠是好事。但其實,他們忽略了「競爭」對孩子們成長的重要性。
文章認為,主動參與競爭,是勇氣的表現、臨危授命的氣質;而遵守比賽規則,在比賽中毫無保留、拼命向前,但絕不陰險,這兩點遠勝其他天資,這更是能服眾領袖必須具備的特質。
而參與體育競技,其中一個重要體驗就是經歷「輸」的感覺。輸得起、輸完以後再努力,是每個人都必須學習的。而透過體育競技去鍛練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是成本最低,也是對孩子前途打擊最少的一種方法。
運動員透過體育競技,能鍛練出不屈不撓的精神。(AP)
當然,所謂體育競技,也不是完全局限於運動比賽,也可以是其他較為文藝的活動,例如朗誦、演講及音樂等等,視乎孩子的個性或能力。文章又指出,這正正是很多投資銀行喜歡聘請運動員,而不是金融畢業生的一個原因。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如果孩子們太習慣「輸」,也不是好事,因為他們可能以為,自己永遠技不如人,以後便不再努力。因此,先讓孩子嚐嚐勝利的滋味,總好過一開始就嚐到失敗的痛苦。
我認為,今次馬會聘請江旻憓,正是一次很好的示範。過去,很多擁有運動天份的年輕人,都會為是否當全職運動員而糾結。畢竟,運動員的生命短暫,而且,不是每一位都可以做出好成績,可以達到世界級水平,而職業運動員的收入也微薄,當告別職業運動員生涯時,總會感到前路茫茫,一切都可能要由零開始,那種辛酸實在不足為外人道。
但隨著社會對職業運動員的支持愈來愈多,大機構也視運動員這些天賦為重要質素,我也鼓勵年輕人不要浪費自己的運動潛質。如果你有這方面的能力,就盡情去追夢吧,未來的日子必定會更好呢!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