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05/02/2024

投資不應只問回報?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止凡

    止凡

    草根出身,普通打工仔,並非金融財經界人士,閒時在個人網誌分享有關價值投資及財務自由相關知識,不談投資貼士,不追逐市場,網誌瀏覽量數以百萬計。曾舉辦投資工作坊,接受多個媒體邀請作訪問、講座等,現為財經雜誌專欄作家,曾出版多本財經著作。

    財識兼收

    本欄逢周一更新

  收到一個帖子題為「積金局:不要追入美股基金!揀選強積金不應『只問回報』」,看見此題目,第一時間覺得其思維相當跳脫,投資不問回報?那應問甚麼?呼籲別買美股基金,代表要投資中港股票基金?這是政治任務吧?實情如何呢?

 

  主動fact check一下,找到內容來源是TVB一則新聞報道,而報道內容引自積金局網誌中的內容。於是到積金局網誌看了看,發覺該網誌原文內容尚算中肯。

 

  該篇積金局網誌發布於1月28日,內容主要對投資者作些提醒,其中指出投資者常見的兩大重點:

 

  1.「最緊要平」:有人認為強積金基金愈平愈好,但作投資決定時不應單看收費高低,更應衡量基金是否物有所值。

 

  2.「只問回報」:有人選擇基金的唯一標準是基金過往的投資表現,然而這種說法忽略了各類型基金的投資目標及風險程度都不一樣。一般而言,有潛質帶來較高回報的基金,同時亦伴隨較高的投資風險。強積金計劃成員不能靠單一標準去評估基金是否物有所值。

 

積金局對投資者的提醒其實算是中肯,惟轉述者有所誤導。(iStock)

 

  以上提醒,沒有不妥。有關回報部分,指的是「過往的投資表現」,常說「過去表現不代表未來」,絕對是個好提醒;加上,網誌內隻字不提美股基金,到底帖子題目從何而來呢?

 

  回看TVB的新聞報道,題為「積金局稱去年強積金錄3.5%淨回報,有顧問公司倡打工仔平衡投資風險」,當中訪問了一位強積金顧問公司代表,原來那句有關美股的意見,是來自一位叫陳銳隆的人兄。再查看這位人兄的出處,原來他是「GUM強積金顧問」的公司常務董事,此公司與積金局看來並無關係。他叫大家別追入美股基金,純粹個人意見,不應算到積金局的頭上吧。

 

  Fact check之後,發覺最初收到的帖極之誤導,標題故意把兩件事加在一起。貼帖者,一是有心誤導,一是理解能力極低。帖子被貼到Hothk.com、高登、連登等地方,不知轉貼的先後次序如何。看見那些帖子的留言也精彩,網友一窩蜂地說:「不求回報,難道求興趣嗎?」、「投資為蝕錢?」、「良心在哪?」,似乎大部分網友已被錯誤引導了。

 

  還好,有小量網友早已察覺以上問題並留言指正,證明還有人(極小部分)會花時間看原始資料,釐清事實。人群大眾,普遍缺乏獨立思考,任何範疇,被帶風向是多麼的容易。尤其,今時今日偶像化問題,早前也拍片討論,有興趣到小弟Patreon聽聽。

 

相關影片:

【偶像化問題嚴重 點理解KOL講既嘢?】
https://www.patreon.com/posts/ou-xiang-hua-wen-96401717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師傅靈靈法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