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2019
【請珍惜一起成長的中同】人在職場,總需要一個「無關痛癢」的傾訴對象
廿五歲,剛踏入職場,位處公司的最底層,每天 OT 得天昏地暗。一日,她工作至 1:30am,獨自搭的士回家。在吐露港公路飛馳途中,她想起明天的present、inbox裏三十六個未讀郵件、client 不肯妥協的兩難,她有點透不過氣來。
壓力到達臨界點,她忍不住落淚。她無意識地打開 WhatsApp,向下滑動三四下,找到一個中學時的好友。與好友上一次對話已是 20 Jun 2018,好友問「dinner friday?」。她當時打到一半的回覆仍在打字欄內,尚未發出。
她流著兩行眼淚,一下子將自己的委屈、辛酸向這個「無關痛癢」、忽略了大半年的好友釋放。就是因為「無關痛癢」,她才可以將自己最真實,而且從不會在公司分享的感受講出。
人在職場,總需要一個傾訴對象。一個好的傾訴對象需要熟悉你的性格,大致了解你的成長經歷,這樣才可有一段有效率的對話。不然,只會浪費時間解釋你的看法。
這個傾訴對象最好是與你的公司或職業全無關係,這樣你就可以暢所欲言,無後顧之憂地宣洩。當然有人亦會覺得 lunch time 在 pantry 「自由講」或「講是講非」都是宣洩壓力的一種,但這種職場「高危活動」的風險未必人人可以承受。
要符合以上條件,中學同學(中同)可算是很多人的傾訴對象。你與中同相識於十六、七歲,當時大家一齊溫書、考試,一齊上 PE 堂,放學一齊唱 K、一齊逛 Chicの堡,這些都是大家共同擁有的回憶。時至廿年後的今日,與中同食飯、傾電話,甚至只是 WhatsApp 傾訴,某程度上可令你暫時跳出現實生活,與你識於微時的人一同回到以前熟悉的 comfort zone。
如果你身邊擁有一個這樣的中同或好友,敬請務必珍惜,因為疏遠的確很容易。
她向這個沒有顯示 last seen 的好友一下子發了超過二十個訊息。最後一個 message 她說:「sorry I meant to dinner with you in June…」
打完這個 message,她淚如泉湧,不斷在的士後座抽泣。
的確,she really meant to dinner with her in June,因為她當時打到一半的回覆其實是「sor so bc recently, maybe we dinn…」
1:56am,她的電話響起,是好友的來電。她姆指向右滑動,與好友一傾又是個半小時。
疏遠的確很容易,因為有太多事可以令你分心。但不要忘記,維持其實亦很簡單,講一個二十秒的電話、發一個 message,甚至只是幾個 emoji 都可以。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