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0/05/2017

回歸20年 英語商機愈做愈旺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港人學英文演變史

 

80's

 

 

 ‧在八十年代,不少年輕人熱愛聽英文歌,港大畢業、曼徹斯特大學政治系碩士,現是英語權威的詹德隆於1987至1989年間為香港電台教育電視主持三輯《聽歌學英文》,每次節目播放幾首流行曲,從歌詞中學習不同的詞性(Part of Speech),亦會剖析歌詞內容,將英文歌曲和學英文拉在一起,達到寓教育於娛樂的效果。節目更獲日本國家放送局日本賞特別推薦獎,其後曾輯錄成書,分成16章節。

 

90's

 

 ‧香港電台電視部於1992年至1996年製作資訊節目《英語一分鐘》,由劉家傑主持,總共播出1,040集。節目每天播出一分鐘,劉家傑以風趣幽默的形式,與觀眾講解英語,亦會指出港人對英文的錯誤觀念和常見錯誤等,是九十年代的集體回憶。

 

 

 ‧電子辭典興起,當年學生幾乎每人一台,尤以快譯通和好易通最有名,劉家傑和鄭裕玲也曾分別代言。學生不需再帶沉甸甸的印刷本辭典,只需要使用電子辭典,就可快速查閱英文例句和讀音。

 

Millennium

 

 

 ‧當時香港尚有會考和高考兩次公開試,對公開試成績相當重視,各大補習社看準學生功利心態,群出招攬,導致「補習天王、天后」崛起。補習社將老師明星化,以貼題和操練考試技巧為本。「補習天王」有市有價,現代教育曾高調登報向遵理補習名師招手,開價年薪8,500萬元。

 

2010's

 

 ‧《反斗英語》由香港電台電視部製作,2000年播映,其後2010、2011及2016年播出續集。劉以達和Soler曾任主持,扮鬼扮馬,以有趣的方法鼓勵運用英語。

 

 

 ‧手機應用程式取代了電子辭典,電視和電台亦不再是唯一接受資訊的渠道,學英文轉移至網上平台,近來最能掀起學習英語的興趣代表有Facebook專頁「蕭叔叔英式英文學會Uncle Siu's British English Club」,接近25萬人讚好。「蕭叔叔」蕭愷一擁有一口純正的英式口音,經常拍片教英文,內容包括英國人怎樣說香港潮語、英文名正確讀音和英國文學共賞等。

 

殖民地打好基礎設施 學者:英語水平升 世界觀從此不一樣

 

  在香港街頭隨處可見中英對照的路牌、告示牌、大廈通告等,出版過多本書籍如《行街學英文》的中文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名譽專業顧問施敏文,從小喜歡在街頭學英語,正面或反面教材他都不會放過,他接受訪問、出席講座都喜歡用一個例子︰「Beware of your head」和「Mind your head」,告示牌上的中文同樣是「小心/提防撞頭」,但兩個寫法意思並不一樣,前者意思是小心頭顱傷害你,後者是小心頭顱受傷,兩款告示牌見慣見熟,但察覺到有不同寫法,因而尋根究柢的人並不多,他說在街上留意告示牌的中英文,不為挑剔錯處,而是培養對語言的敏感度,對學習英語至為重要。

 

港人接觸英語意願下降

 

  近年施敏文留意到,在不知不覺間,社會上應用英文的比重愈來愈少,甚至準確與否,已不太多人在意,「(英文記者)褚簡寧曾經提過,有政府官員不願以英文回答記者問題,拒絕上他的節目,最近我收到一封有關信用卡條款的銀行信,但話之後不會再寄英文版;我去做Gym、去圖書館,發現拿起英文報紙雜誌睇的人愈來愈少;幾年前我的學生在Facebook分享生活時會用英文,現在的學生多是用中文,現在的情況是(香港人)接觸英文的Willingness(意願)下降。」

 

  是不是香港人不再重視英文?也不是,在商業社會,很多人仍以英文溝通往來。根據香港統計處2015年的調查,15至65歲在職人士在公事上,使用英語的頻繁程度遠超普通話,例如與同事開會時必定用英語的比例,佔5.2%,但必定用普通話的只有0.6%,與外界或客戶開會時必定用英語的比例,佔6.1%,必定用普通話的只佔0.8%。在施敏文工作的中大,雖然中文的應用增加,但英文應用並沒有隨之減少;再看看家長們對英文學校趨之若鶩,英語仍是評價一個人叻與唔叻的指標,「隨著家長教育水平上升,他們想子女贏在起跑線,入到好學校,不會不重視英文,不計他們說的英文是否正確,但日常聽到家長與子女講英文的機會,比20年前多很多。」在大學教「未來教師」的施敏文有一位學生,現已成為英語教師,也送了兩歲的女兒入學前班,或多或少反映家長的心態。

 

師資不夠難教好英語

 

  不過,香港回歸20年,不時有批評港人英語水平下降、香港學生英語水平不及鄰近地區的研究,但政府公布的全港性系統評估(TSA)成績、中學文憑試(DSE)成績,以至本地大學生應考IELTS(國際英語水平測試)的成績,每年考生的成績卻是相若,沒有大跌,施敏文說,從學術角度分析,現時並沒有客觀數據,能夠顯示普遍香港人英語水平有否下降,「但從觀察、觀感上,香港人普遍用英文的意願是降低。」他認為香港過去稱得上為國際城市,社會上廣泛應用英語是功不可沒,直至現在,想入讀大學、加入政府或商業機構獲得一份好工,英文好仍然是一張入場券,偏偏香港在日常生活漸漸遠離英語,對於有人歸咎於普通話「盛行」,施敏文卻不見香港人日常多用了普通話,「我只是覺得很可惜,除了新加坡以外,香港學英文的Infrastructure(基礎設施)是全東南亞最好的,只要想學好,是不難的,這是殖民地留下的好東西,應該充分利用去提升英語水平,首先作為商業社會,英語水平當然是愈高愈好,其次香港人的英語水平提升,世界觀都不一樣。」

 

  施敏文早年在中學教英文,其後加入教育局審批教材,但大部分時間從事培訓師資的工作,學校是大部分人學習英語的入門點,但他說,現實環境令教師難以教好學生,「學校內的教學以考試為本,目標明確只要令學生考試及格,TSA取得高分,而且教師的教擔很重,備課的時間不多,有時候,教師步入課室,只能打開課本就教,但教語言與其他科目不同,不可以只是講,而是要提升學生對語言的興趣和技巧,如果希望做到有趣味,便需要多用活動形式,但這些都要時間。」現在他不時受內地及澳門教育部門邀請分享,他說內地學生對學好英文的動機很高,教師的水平進步很快,其中一個原因是內地教師的課節較少,能有充足時間備課。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的士記分制將於周末生效,你認為該制度可否幫助的士提升服務質素?►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放大顯示
師傅靈靈法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