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18/12/2013

食肆老闆好蹺 中央洗碗解工人荒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總投資達7位數,2年勁吸80個客,今年營業額更比去年增逾2倍,日洗600箱骯髒杯碟碗筷絕對無難度。

 

碗然一新創辦人歐允傑(左)和廖家寶坦言,中央洗碗能紓緩業界請人難的困境,兩年已吸引80個客戶使用服務。

 

  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早前表示,業界實際有近3萬個職位空缺,其中60%為洗碗、清潔等工種。2003年開始經營火鍋店、日式食肆及東南亞菜館的歐允傑和廖家寶,也因長期請不到人而苦惱。3年前為提升經營作戰力而報讀職業訓練局「稻苗培植計劃」,找到明燈指引:「課程啟發我們,與其埋怨請不到人,何不自己想方法解決?」他們花了半年創辦中央洗碗工場「碗然一新」,由10名兼職洗碗工及1部洗碗機做起。

 

 

亂打亂撞汲教訓

 

  以1間有60個座位的食肆為例,最少要聘2名洗碗工。廖家寶表示:「10年前還可用較高薪酬請人,近3、4年莫說大節日無人做,連平日的長工也乏人問津。」希望生意繼續拓展,卻苦無對策解決請人問題,他與合作夥伴歐允傑便想到:「既然有中央食品工場,為何不能有中央洗碗工場?」

 

  2011年中選址柴灣工廈設立洗碗工場,以試驗性質運作做半日。歐指出:「開始時主要是替自己幾家食肆服務,所以只請了10名兼職洗碗工在下午上班,方便我們抽空到場管理。」

 

   沒任何先例參考,二人邊試驗、邊踫釘,再從中汲取教訓做微調,如工作流程、器具收發及完成時間等。「當中涉及物流及工廠營運,幸而我們既以提供服務者角度出發,亦附帶用家身份,較容易理解運作上還有甚麼地方需要改善。」

 

日洗600箱髒碗筷

 

密封膠箱不洩氣味及污水,方便食肆處理。

 

  實驗半年後,身邊的行家及朋友開始打聽到消息,二人見時機成熟,便迎來首個客人。「起初只接1至2個客,一來覺得市場未有充足認知,二來工場也未能應付龐大服務,往後幾個月仍是邊學邊做。

 

一件器具經由機器清洗,最少須用上6分鐘,確保乾淨無殘渣。

 

  早期工場每日能處理100箱碗碟器具,至今工場增至3個,人手增至50名,已可日洗600箱骯髒杯碟碗筷,生意增長逾4倍。「為應付近80個大小規模及連鎖式食肆客戶,這2年不斷研發嶄新的清洗機器,改進流程。試過大型食肆一日要洗60箱碗碟,我們翌日已可交貨。」

 

清洗好的食具會放入箱交回食肆,可即開即用。

 

  歐允傑表示,服務模式不變,但器具收發時間卻可因應客戶需求而改動:「通常在早、午、晚做收發。舉例你的食肆於晚上10時打烊,我們會在9時半至10時之間上門收取污糟器具,同時會把前一日拿去洗好的交回,絕不影響餐廳日常運作。」

 

解同行困境 再設新工場

 

  客戶對服務感興趣,也得自己出一分力:「最少要添置多一批食具用作替換,且要先把碗碟上的廚餘去掉,然後入箱再跟手蓋好,當我們來到後就會連箱帶貨運回工場大清洗。」

 

  廖家寶坦言,中央洗碗的構思並非想取代全港的洗碗工,目的只是替餐飲業解決長期的人手荒。「我們有客戶本身要請8至10名洗碗工才可處理到一天的碗碟,但對方一直只請到4名全職工人。」

 

  碗然一新望能以既有人手及機器替同行解困:「最少現任的4名洗碗工毋須分擔另外6個人的工作量,能專心做好自己的工作。」

 

  除柴灣外,工場已落戶小西灣及葵涌區。「開始與大學合作,今年暑假就找來理大工業工程系學生做實習,以年輕人角度幫我們想想可有更新型的機器可用。稍後亦有IVE學生來實習。」

 

  他不諱言已有同類公司在市場上出現,認為此證明系統及模式已獲大眾接受:「現已構思明年底再設新工場。」

 

(記者:黃嘉敏 攝影:曾有為)

摘錄自香港經濟日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與拍賣官看藝術】常玉作品屢創天價,背後其實藏著跌宕起伏的人生► 即睇

我要回應

放大顯示
師傅靈靈法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