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6/2019
社會變革與人文社會科學的時代價值
近年香港社會跟隨國際潮流,期望以創新推動社會變革,解決社會問題。各類創新舉措,由智慧科技到社會創業,以至STEM、設計思維等課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熱潮之下也有聲音呼籲人們冷思考,認真檢視創新是否真正推動社會變革。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 在2018年一篇題為《社會企業不等同社會變革》(Social Enterprise Is Not Social Change)的文章中指出,社會問題大多有其制度和社會結構的原因,常常涉及人與政治。如果僅僅將社會問題界定為技術知識的缺乏,實際上並沒有觸及權力不平等的本質(註1)。類似的,有學者點評本港智慧城市發展時提出,城市是人與人相遇而產生「邂逅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encounter)之空間,只有建立一套為大眾接受的社會契約,公平正義地處理這一空間下不同社會群體的需要,才會令大家和睦而居。(註2)。
以智慧城市為例,開放數據是關鍵環節。數據與處理數據的技術一一就位,但是否開放數據、開放何種數據,卻是一個政治決定,須要在個人私隱、公共安全、經濟發展、政治問責等可能相互衝突的政策目標之間取得平衡,並承擔由此產生的政治後果。無論是智慧科技還是社會創業,種種創新手段如果缺少關注人際互動與制度張力的視野,最終可能只是事倍功半。
人際互動與制度張力等議題,一向是政治學、社會學、歷史學等人文社會科學的核心內容。可惜,這些課程,在大學聯招中往往被歸類為「水泡科」、「乞食科」,熱門程度與畢業後吸金力強的「神科」無法相提並論。在讀的同學雖然認同這些學科能夠訓練個人思維,洞悉社會運作,但最後都要擔憂將來「乞食」。
但換一個角度思考,在當下紛繁複雜的社會,如果能夠配對人文社會科學的洞察力與商業、技術的創意、創造、創新,不也是一次成功的社會創新嗎?
註2:鄧永成(2019.5.20)解決香港城市問題 非靠鑽研智慧城市。明報。
《說說心理話》身體唔舒服查唔到原因?周身痠痛疲累?可能係患有心身症!點解原生家庭會長時間影響一個人?點樣脫離循環?►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