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7/2022
一石四鳥的金融與土地政策
據美國財政部公布,今年5月,中國持有美國政府發行的美債創了自2010年5月以來的新低,只得9808億美元,亦是近12年首次跌破1萬億。從去年11月開始,中國共減持了1000億元美債,速度不可謂不快。減持的原因相信有二︰第一,美國通脹失控,縱然有加息,但實質利率已跌至負6%的水位,持有美元資產愈多,損失愈大;第二,美國雖在1976年立了國內法,政府或個體無權凍結或掠奪外國主權國家的資產,但近年她仍充公了阿富汗、委內瑞拉及俄羅斯的外匯儲備,顯示其對本國法律也視而不見,美國早已視中國為最大對手,誰敢保證美國會永遠尊重合約精神,將來不會賴債不還?
香港有大約4萬餘億港元的外匯儲備,這筆龐大的資產中,有稍多於一半屬於貨幣基礎,香港若要維持聯繫匯率,這一筆錢便動不得。但另有一筆稍低於2萬億港元的外匯資產是香港市民所擁有,財政司司長有權決定如何用。這筆錢與聯繫匯率並無直接關係,但一樣需要保護,坐以待斃(單是每年損失6%已是使人肉痛)不是好的選項。不過,減持外匯儲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困難,不持美元資產,改持甚麼?這是一個永恒的問題,不易回答。
審慎處置2萬億外匯資產
在解決此等問題上,我們應通盤考慮,找出一種可以一石多鳥的政策。此種政策存在,一策可解決4個困難的問題,可謂一石四鳥。
問題的核心是這筆近2萬億的外匯資產應如何處置才可保障金融安全,並可對香港作出最大的貢獻?方法是藏富於地及藏富於民,今天只談藏富於地。
香港的房屋與土地問題嚴峻已是不爭的事實。一個收入在中位數的港人,要23.2年的全部收入積累起來才可買到一所位處中位價錢的小單位。樓價高企外,港人住所還十分細小,人均居住面積只得16平方米,遠低於新加坡的25.1平方米和內地城市的39.8平方米,與紐約的49平方米相距便更遠了。解決又貴又細問題的唯一方法,便是找到充足的土地去建樓,靠供應去抑制樓價。但土地並非免費午餐,增加土地,不論是靠填海造地或是投資基建改善交通,又或是收購農地,都要用錢。
樓價問題不解決,香港的一個基礎矛盾便難以化解。從1993年至2020年,樓價指數上升了232%,但港人入息的中位數只上升了153%,買樓是愈來愈困難,25至29歲的年輕人收入中位數只增加了125%,他們的處境更為困難,社會如何會沒有怨氣?投資在土地上,從而增加土地和房屋供應,是紓緩怨氣的必要條件,但不一定是充分條件。
投資性開支效益大於成本
未來的5年、10年,香港的經濟處境仍有重大困難。中國雖經歷著盛世,可帶動到香港,但西方國家卻處於走向衰落的亂世,香港是國際都會,很易受到拖累。要保證香港經濟能穩定發展,我們需要一種長期性而非周期性,而且規模又足夠大的財政政策去拉動經濟。此種政策不應是消費性的開支,儲備被消費掉後,將來因人口老化而造成的政府開支大增,便更難應付。政府刺激經濟的財政政策,應是與消費性開支斷然不同的投資性開支,投資後將來可得到回報,而且效益必須大於成本,這樣才可保住儲備。香港土地珍稀,造地及搞基建都可增加將來的賣地收入,可確保將來人口老化後政府仍有餘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此種藏富於地的政策能否成功,關鍵是香港有無一些土地項目,投資規模足夠大,而且效益遠大於成本?更理想的情況是,投資不單帶來重要的社會效益,如有地建公屋居屋,發展交通網絡,光是政府的賣地收入便可遠遠抵銷掉造地搞基建的成本。2014年政府推出未來基金計劃,便是因為持有美債回報太低(當時尚未有資產被劫掠的風險),要找一些回報高的項目去投資,但大多數項目不在香港。社會中有人批評為何把資金益別人不益香港,這批評部分是對的,在港投資一些不偏幫小圈子利益的項目,不但有回報,亦可助社會發展。
拓明日大嶼北都 藏富於地
香港有兩個大型的項目是符合上述條件的,明日大嶼與北部都會區計劃總投資額近萬億港元,等於可把2萬億可動用儲備的一半藏於九地之下,擺脫外匯被奪及被通脹侵蝕之風險,這是一石四鳥的第一鳥;第二鳥是樓價可控,香港也有地可供新的發展;第三鳥是買不起樓所引致的社會怨氣可部分化解;第四鳥是有重大基建項目製造就業,帶動經濟。這四鳥到手,還不會瓦解審慎理財的原則,涉及的外匯並非被消費掉,而是其承載體改為未來可售賣的土地而已。
在以後幾周,我將會詳細論述這些土地項目為何都符合成本效益。
轉載自: 晴報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