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5/06/2021

全球統一的最低企業稅率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雷鼎鳴

    雷鼎鳴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前系主任及榮休教授

    雷鳴天下

    本欄逢周五更新

  本月11至13日G7會議其中一個討論項目是設立一個全球「最低企業稅」,所有跨國企業,無論在哪裏賺得利潤,稅率都一定要在15%或以上。這建議早在奧巴馬年代美國已有提出,OECD國家近年也有研究,在7月G20會議時,估計又會是議題之一。此事若變為真實,對全球經濟格局影響甚廣,適宜我們密切注意。

 

(Shutterstock圖片)

 

  為甚麼部分發達國家對最低企業稅突然如此熱衷?較為直接簡單的原因是這些國家的政府都在喊窮。歐洲、美國、日本等經濟大國都是債務大國,欠下的巨債已到難以還清的地步,再加上新冠疫情的打擊,她們節不了流,惟有在開源上打主意,跨國大企業在各國賺得盆滿砵滿,自然會被財政部門盯着。在1980年,全球平均的法定企業稅率(有別於有效的企業稅,因為企業都有辦法避稅)是40%左右,但從2010至2020年間,這稅率早已在23%的較低水平徘徊。

 

  這是很自然的事,全球化的大環境使得企業在全球四處尋覓更能賺錢的地方,各國政府也希望爭取外資,所以願意以低稅作吸引,大家都如此做,企業稅率便出現往底部競跑(race to the bottom)的現象,這是負責稅收的財金當局所痛恨的。他們的困難是害怕自己一旦加稅,企業都跑光,所以便希望別國也同樣把稅率推高,這便需要他們想出一些新意思去凝聚共識,坐地分肥了。

 

稅制霸權 美強詞奪理

 

  如何說服多些國家貫徹最低企業稅?要知道,有些低稅制國家是不願意的,例如匈牙利的企業稅率是9%,愛爾蘭是12.5%,很多避稅天堂的島國,稅率更是近零,一旦有了最低稅率,她們便不能以低稅吸引跨國企業到她們那裏投資了。香港的企業稅率是16.5%,新加坡是17%,倒是不會受太大影響。現在最低企業稅的建議有不同版本,除了每一國的稅率都要在15%或以上外,尚有一些重要細節。

 

  其中一個重要細節是跨國大企跑到某國所賺到的利潤,例如美國的蘋果在中國消費者身上賺到利潤,要把20%利潤交到當地政府,這建議對歐洲不少國家有吸引力,谷歌、面書等高科技企業以後便也要向歐洲各國繳稅。若有些國家不願參加這協議,怎辦?例如A國一企業跑到B國投資,B國不參加計劃,只收10%的企業稅,那麼A國可以向自己那家企業多收5%,把稅率補回到15%,換言之,就算有些國家不肯加入,仍沿用較低的舊稅率,也不再可以用低稅率吸引外資流入。

 

  有人認為這是一種稅制霸權,歐美等國家為何有權決定別國的稅率?這批評有其道理,但美國的財長耶倫卻硬說設立最新稅率是要維護各國在同一條件下公平競爭。這說法頗為荒謬,各國有自己的比較優勢,有些是科技力量強大,有些是工資低,土地便宜,有些是稅低,大家都會用自己的長處去爭勝。硬要不准某國用低稅率去競爭,便有如對擅長用左手的乒乓球手說,大家都不准用左手比賽,因為你左手太強,對別人不公道。歐美等國政府用錢無度,花霍太大,降低不了稅率,便要逼別人也用高稅,倘若別國組成聯盟,規定稅率有上限,例如不准超過10%,這些富國又可如何反駁?

 

相互投資 可增生產力

 

  中國對最低企業稅應如何反應?中國一般性的企業稅率為25%,非居民企業稅率是20%,要扶持的高新科技企業是15%。按這些官定稅率,全部等於或超過15%,最低稅率似對中國無甚影響。但問題是有些外來企業會有一些優惠條件,這便成可被視為違反15%稅率的下限。有些對美國持強烈懷疑態度的內地評論人亦有擔心美國這一招是否在暗害中國。據說企業稅的一個版本說,若某國(例如中國),對外國(例如美國)的企業徵收的企業稅率太低,那麼這個外國便可向某國的投資者徵收懲罰性稅率。我不太相信這說法,也找不到這條文,存疑,但中國確也應該把各種可能性也推敲一下。

 

  撇除對中國或香港利益的考慮,我對這個最低企業稅並不認同。它的主要作用其實是為跨國投資設置障礙,這對經濟增長及就業並無好處。舉個例子,中國每年新增的資本比歐美加起來還大得多,自己不缺資本,為何還歡迎外國資本到中國投資?因為這有利於吸納別人的專長或技術,對自己生產力有好處。中國的資本也同樣整世界走,除了利用到別國的市場外,亦可買入別人的產品及技術。此種情況並不局限於中國,其他國家也可通過對外的相互投資而提高生產力。不過,政府考慮的,很多時較為短視,只對自己的收入有興趣,而忽視了相互投資對生產力帶來的好處,偏向殺雞取卵並不奇怪。這個最低企業稅最後被通過的機會不低,且看最後被敲定的細節如何及對全球經濟的負面影響有多大。

 

轉載自: 晴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