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2/2013
防擦槍走火 日媒支招不踩中國底線
2月23日,日本《外交學者》雜誌網站刊登了一篇文章稱,持續的釣魚島危機或將使亞洲瀕臨戰爭邊緣,即便中日今年交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也有必要儘量避免,並列出了防止中日衝突可能存在的六種途徑,包括:1、中日雙方決策者應該牢記戰爭帶來的創傷,不要輕易言戰;2、不要讓對方領導人無路可退,相互之間要留住顏面;3、謹守紅線,不開第一槍;4、不要誤算各自或對方的軍事能力和作戰決心;5、緩和緊張氣氛,開展互惠戰略;6、與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溝通。
我們看到,這篇文章發表的時間恰恰是在安倍結束訪美回到日本的那一天。日本媒體選擇在這樣一個時間點發表這樣一篇文章,我覺得是這樣的,一是日本在安倍訪美之前已經做過大量試探,試探中國和美國,基本上心裏都有數了,知道中國和美國是甚麼態度,底線在哪裏。
還有就是,據日本近期一份最新資料民調顯示,有88%受訪者對如今中日關係有危機感。因為現在日本經濟愈來愈不好,中日釣魚島危機之後進出口貿易大幅下降,再加上在領土問題上四面楚歌,和韓國、俄羅斯關係也都不好,最近再加上朝核危機,真是四面楚歌。所以說,安倍現在該靜下來想一想該怎麼辦了。這篇文章也等於給安倍指出了一條路,最好還是以和為貴,能不能考慮一下避免戰爭,以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
而且我覺得,這篇文章在這個時候登出來,也反映出大多數民眾還是希望過好日子,搞好中美之間的貿易,搞好中日之間的友好往來,希望釣魚島危機不要進行升級為戰爭,和政客顯然是不一樣的。總的來講,這篇文章還有很多積極的地方,一個是從戰略層面,就是希望能夠控制釣魚島危機;再一個在戰術技術層面,要做出一些規範來避免衝突。
和平來之不易,在文章所列出的幾點內容中,第一點作者就提到了戰爭,就是要提醒要牢記戰爭代價。我認為,戰爭給日本留下的應該有兩個方面。
一、 戰爭給日本留下的是痛苦,但是日本忘記了歷史,所以它把這個痛苦給忘記了。當年美國在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使廣島、長崎夷為平地,直接死亡人數達到15萬人,給日本造成了巨大的災難。
二、日本從明治維新之後不斷對外發動侵略戰爭,結果無條件投降,但日本沒有汲取戰爭的教訓。不但日本的教科書上從沒承認對外發動過侵略戰爭,反而把那些曾經的戰犯視為日本歷史上的「英雄」,這是不對的。
文章中作者提到的第二點,談到了顏面的問題,作者認為為了防止衝突發生,必須幫助你的對手很好地留住顏面。
其實日本也好,美國也好,都知道中國人特別講面子。中國人講面子來源於儒家思想,儒教講究仁義禮智信,凡事講究不要極左也不要極右,走中庸之道。中國一直是遵循《聯合國憲章》裏「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干涉內政,和平共處,和平解決爭端」的原則,但他們卻認為中國人「好面子、軟弱」。所以,我覺得無論是在面子還是裏子這個問題上,應該兩邊都要兼顧,我們核心問題還是要講原則,說話的時候避免說一些刺激對方的話語,行動的時候避免做一些刺激對方的行為,有可能會化解危機,化解衝突。
文章中第三點,作者說到雙方應謹守紅線,並且明確寫出了他所認為的紅線的內容。我覺得他講的這幾點很重要:第一個不要開第一槍,第二個不要發曳光彈,第三不要登島,第四個不要隨便抓人或殺人。這四個都是容易引起衝突的技術上的行動。我同意作者這個觀點。
但是,要謹守這紅線的內容是有條件的。釣魚島不僅是中國的固有領土,而且是中國的主權,它和我們國家每一寸其它領土完全享有法律上平等的地位。主權對於一個國家來講,主權不可侵犯,不可讓與。任何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任何一屆政府都無權在主權問題上讓與別的國家。因此,在主權問題上,我們不對任何人任何國家進行承諾(無論是日本還是美國),在我們的主權範圍中不會開第一槍,不會登島,不會抓你。任何人或國家侵犯了中國的主權,都該按中國的法律去處理。這樣才會存在更多的彈性,有這樣的彈性才有威懾,如果把話都說死了還有甚麼威懾呢?
文章中第四點作者提到,雙方切勿誤判各自或對方的軍事實力以及作戰的決心,但是我們看到在釣魚島問題上,日本方面一直是非常地強硬,不但態度強硬,而且軍事上也有一系列動作,那麼日本對於自己的軍事實力是不是有著非常充分的信心呢?
我看到網友經常從中國和日本分別有多少艘艦艇,有多少導彈去分析、對比中日的軍事實力,但真正發生衝突時,比軍事更重要的是民心士氣,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你幹了見不得人的事,違反國際法的事,誰支持你啊。
現在是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戰爭與革命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光講軍事、政治外交或經濟中的任何一個都是不行的,應該把三者結合起來分析,這樣才能正確地判斷中國。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張召忠博客。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