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2017
善用資助 修讀實用課程
中學文憑試(DSE)今天放榜,政府早前宣布新增的教育資源中,擬為符合資格的自資學位課程學生每年提供3萬元資助,考獲相關成績的中學畢業生應如何看待這筆「可能會有」的意外資助(Easy Money)?
若新資源及時獲得撥款,料將惠及開辦相關課程的10多間自資院校,也可減輕自資學位學生的經濟負擔。未計重讀生,今年料有近25,000名學生須尋找自資院校,而自資學位課程若多了這筆資助,似乎又會比副學位課程,更能吸引學生報讀。
多了資助就報讀?也許,很多學生、家長還未能擺脫「要有個學位」這心魔。試看今時美國不少年輕人都捲進了「畢業—失業—進修—再失業」這種絕望循環,因他們所修讀的課程並不符合社會需要,結果白白背上了一身「學債」,畢業10年後仍未還清。
事實上,香港大專畢業生「學債」十分沉重。邁進知識型社會,大家都會贊同要多增值提升,但知識源自多方面,不單來自大學,也不來自學位,而行業知識,更多來自職場及在職培訓、終身學習。從事資訊科技工作的,一個主修電腦的學位課程所學到的,可能還不及來自谷歌(Google)或微軟(Microsoft)的證書課程;醫科生畢業後,也要累積多年臨床經驗,或再進修專科,才可更有效地治病醫人,廚師就更不用說了,考獲多少張廚藝學院的文憑,並不能保證他有多少食客捧場。因此,年輕人要在職場成功,取決於實際工作表現和態度。
雖然不少學生和家長都知道,有學位不代表日後能夠找到理想的工作,但仍傾向選擇學位課程,即使那是個學生沒有多大興趣的課程,但可能正因有3萬元的資助,就可能將時間和資助都浪費在自己沒有興趣的課程上。
興趣固然重要,但社會及工作需求更不容忽視,因此這筆新增資源好應真正是「八大」課程以外的選擇,要有更多職業和專業技能導向的內容,如飛機維修、機場後勤、工程、測量、室內設計,甚至幼教、中醫針灸等。像筆者學生時代的興趣是地質、考古,今時回望,興趣雖仍上佳,卻未必符合社會所需。
新增資源要用得更有效,政府宜多鼓勵合資格的學生報讀較傾向職業培訓的課程,否則,畢業生學非所用,仍難解決年輕人的就業問題。讀書為興趣、為夢想固然值得欣賞,但若學生們真去報讀文化工藝課程,以承傳傳統民間工藝,對自身或工作發展,可有幫助?
轉載自: 晴報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