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2016
公屋調遷要妥善
要闢地、覓地建屋,政府除填海造地、發展未開發土地之外,還可透過重建計劃做到,但市區重建計劃牽涉業主、租戶及其相關利益的賠償,反不及重建政府做業主的舊型公共屋邨來得簡單直接。不過,在住戶調遷的過程中,必須以人為本才會妥善,皆大歡喜。
原有40多座的石硤尾邨,大部分已完成重建,但最後9幢的重建卻要擱置。
有60多年歷史的石硤尾邨是香港第一代公屋,最後9座公屋的重建卻遭拖延,甚至擱置,不單令原居租戶不滿,也令人質疑擱置重建計劃並不符合善用公共資源的原則。
石硤尾邨原有40多座,從臨時房屋、7層徙置大廈、10多層舊式公屋,以至近年樓高40層公屋大廈的變遷,已見證着舊邨重建的需要和趨勢。即使簡單以屋邨層數去看,每次重建後層數都以倍數增長,更不必說每層單位的數目及其設計、住戶的人均空間等都得到改善。可見重建舊式屋邨,不但可為更多市民提供居所,更是改善居民生活質素的德政。
今時石硤尾邨大部分已完成重建,最後9幢的重建卻要擱置,原因是要避免短期減少可供編配公屋單位的數量。換句話說,該9幢樓宇仍要物盡其用,而且更要被列入可編配公屋數量之中,用到最後一分一秒,以彌補屋邨重建需時之弊?其實,政府在開展舊邨重建計劃時,究竟有沒有為原住戶,尤其是長者居民,作周詳考慮?
在調遷過程中,若要原邨或原區安置,由舊居去新屋,沒可能在短期內完成,而要另外騰出空間讓住戶暫住,再遷入重建後的屋邨。今時石硤尾邨餘下9座住戶的困局是:雖想盡快遷出需要重建的單位,但遲遲未獲安排。其實房署為何不盡快讓受重建影響的住戶先行遷出?無論在原區或鄰區,都應優先為他們安排,再編配予公屋輪候人士,好讓舊邨盡快騰空進行重建。
若現已不能在原區或鄰區安置那9座的居民,不妨再徵詢居民遷往其他區公屋的意願,願意者可優先獲得安排,不願意者就按原定計劃,耐心等候調遷,這樣才可加快屋邨重建步伐,讓更多人包括原邨居民和新獲編配公屋單位者,都可有更理想的居所。
不少受重建影響的住戶可能會執意堅持需原區安置,有時是捨不得舊景、舊物,更多是捨不得街坊與人情,其實社區發展和轉變無可避免,否則,不但社區沒有進步,居民生活也得不到改善。透過重建,無論是舊邨重建或市區重建,都需要各持份者,甚至社會各界理解、協力促成,若人人堅執於個人權益,香港的住屋問題便永不會得到妥善解決,有需要人士也永無安樂居所。當然,公屋住戶調遷安排,一定要有個較理想的方案,尤其是對長者住戶,房署除執行相關政策外,還要合情合理,照顧到長者在實際生活,甚至情緒上的需要。
轉載自: 晴報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