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6/2016
慎思與明辨
不同的機構或組織不時都會就個別社會議題或現象,進行民意調查,而很多時這些「民意」都會與大家一般觀察,甚至臆測的印象大同小異,但統計、調查的方法是否客觀而準確,則往往有待商榷。
市民對待民意調查,應該以嚴謹的態度看待,調查取樣及人數是結果是否有效的重點。
有機構今年首季在網上訪問了15個國家及地區,每地最少350名家長,共6,241名有23歲或以下子女的家長。調查發現,香港的家長每年願意花12.5萬港元(下同)供子女讀大學,是亞太區之冠,約半數港家長又認為,子女教育比其他開支,如退休或家庭的開支都更重要,而其他國家或地區則只有32%的家長有這個想法。
以上調查結果與大家一般對港人所觀察到的教育概念的印象沒有多大分別。
話雖如此,我們必須指出的是,每項統計調查需要有500個或以上的隨機抽樣受訪對象,才較「有效」,看這調查「最少有350名家長」的描述,數據仍是否「有效」,值得思考。此外,抽樣通常是要「隨機」,這項調查是「網上」「隨機」,兼在15個國家或地區進行,至於這些地方如何選取出來,會否影響調查結果的信度,也值得深思。
以本地調查為例,本港各區都有其特質,若調查是「隨機」抽樣1萬人訪問,但都只集中在某幾個區份而不是從全港18區抽樣調查,你認為從中得出的調查結果可以代表全港嗎?同樣道理,全球200多個國家,用其中14個地方與香港比較,縱使其結果與大家的印象脗合,但可信度會否如想像般大?
另一項由智庫進行的調查顯示,香港的受訪者比上海及新加坡的生活滿意度都低,而「教育」也是他們第二關注的議題,這可謂與以上第一項調查不謀而合,但卻有66%的受訪者認為本港不利下一代成長。這調查隨機抽樣三地各1,500名18至65歲的居民,按比例,其抽樣規模就比第一項為大,數據應較有效,但如何抽樣,仍是關注所在。無論如何,生活滿意度低,尤其是18至29歲的年輕一代的不滿,相信頗能夠反映現實。
筆者求學時有幸旁聽過統計學,最記得的還是:「有很多人用統計學(數據)騙人,也有不少人被統計學(數據)欺騙了。」這個智慧。今時兩個調查不約而同都指港人甚重視下一代教育,也有為子女籌劃的需要,除了港家長要積極為子女做好財務準備外,港府也要具體看看,家長在教育方面的關注,從而制定具體而有效的政策,釋除他們的疑慮,令他們放心。至於提升市民生活滿意度,政策同樣要具體、適時及到位,這並不是空喊「對症下藥」的口號,便可輕易解決得到。
轉載自: 晴報
《說說心理話》身體唔舒服查唔到原因?周身痠痛疲累?可能係患有心身症!點解原生家庭會長時間影響一個人?點樣脫離循環?►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