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1/2016
寒流襲港 照顧長幼保安康
寒流壓境,今天起天氣轉冷,有人關心有沒有飄雪浪漫,也有人關心禦寒商品銷情。其實,氣溫驟降情況不時會有,大家只要注意保暖便可,而冷鋒下,對老、幼反而更要更多提醒和照顧。
寒冷天氣不止應該關心氣溫高低,更重要是關心身邊的長幼健康。
關於香港近日的天氣,網上預測,資訊紛紜,但還應以天文台最新資訊為準。天文台的「特別天氣提示」指「強烈寒潮」今天殺到,並將持續幾天,與昨天氣溫比較,這幾天市區氣溫將愈跌愈低,溫差約攝氏10度,高地及新界氣溫比市區更會再低幾度,而且周日有雨,高地及離岸又有強風,遂會產生「風寒效應」,單講溫度,其意義可能還不及在朔風冷雨下,大家將會覺得實在的——凍,而不是「天氣顯著轉涼」這麼「教科書」。
雖然近年「暖冬」較常見,但大家要知道,寒冬才是常態,實不必大驚小怪,謹慎保暖就可安然度過這幾天。最近,有人只關心會否落雪、結霜,並視為奇觀,其實,大帽山、打鼓嶺等「賞雪熱點」塞車、塞人才會是「香港一景」,而相關零售業也會關心自己的禦寒貨品或服務,如羽絨、保暖產品、火鍋、煲仔飯等的生意。不過,在這嚴寒天氣下,大家最重要的還是照顧好「老」、「幼」。因為:
一、長者保持體溫能力較弱。衞生防護中心就指出,長者皮下脂肪較少,體溫調節機能減退,身體或未能對氣溫下降作出適當反應;部分長者或因行動不便,導致身體產生及保存熱能的能力減低。若長者患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或內分泌失調等,亦會令他們的新陳代謝率減慢,減低製造熱能。
其實,不單是長者,其他年齡的長期病患者、心臟或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都應特別小心:出門要加穿適當的禦寒衣物,包括帽、頸巾、手套及厚襪等,以保頭、頸及四肢末端溫暖;每次起床都要添衣保暖;進食足夠食物攝取充足熱量,以及進行適量運動以增加血液循環及產生熱能。若要晨運則宜在室內,避免長時間暴露於戶外,或稍待早上天氣稍回暖時才做,也要事前做熱身運動,並結伴同行。
此外,大家宜多喝熱飲,而避免飲用含酒精的飲品,因酒精會令血管擴張,使身體熱量流失。
二、半歲到五歲的幼兒及兒童較易患流感。冷風吹勁,除了家長要注意以上禦寒的建議之外,幼兒院、幼稚園及小學等兒童聚集的場所負責人,都要注意保持空氣流通,並提高對流感的警覺。
應對嚴寒天氣,政府社福部門應及早開放各區避寒中心,並公布相關資訊,而有關部門及非政府機構的社工及義工,亦要盡量游說露宿者到這些中心避寒或確保他們有足夠的禦寒準備。這些都似是老生「常談」,因為「談」極,不少人都不會理,直到出事,但到時「談」已無謂。
若大家不能夠把今次寒潮的冰冷資訊,例如溫差、風寒效應、七級強風等信息,轉化為對市民生活有意義的解讀和行動,進一步關顧老、弱,那麼,我們的社會便會比這幾天的寒潮更加冰冷、嚴酷。
轉載自: 晴報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