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2012
2014年再結婚?
房產發展商都能準確拿捏平民百姓的消費心理,把適婚青年的購房需要演繹為「剛性需求」。近年,除了房產市場,從籌辦婚宴的策劃公司到其他與婚禮服務相關行業基本上都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這種所謂的需求「剛性」,反映的既是整體社會對於生活路徑看法的高度一致性,也反映部份青年人缺乏遠見,不懂如何有效運用手上有限的資源。
在經濟學上,通脹有三大類成因,其中一類為「暫時性通脹」,表現為短期內突然出現大量需求,而供應難以同步大增,但供求失衡造成的通脹具短期的性質。上世紀80年代初,國內曾經歷了自建國後的第三個人口出生高峰期,在該嬰兒潮時期出生的人(baby boomer)在過去數年陸續成婚,推高婚嫁成本便是一例。
筆者先前曾多次談及,撇除寬鬆的貨幣政策,短期的住宅供需失衡是推動近年房價暴漲的其中一個主要因素。不僅是婚房,幾乎所有和結婚相關產品或服務,諸如婚宴、婚禮主持人等,近年的巿場價格均居高不下,提前一年半載「搶定」酒店檔期也成爲了常態現象。
然而,扭曲的需求總有回歸常態的一天。上海市民政局最新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起至2020年上海結婚登記人數將會連續9年下滑。以今年的數據為例,預計登記結婚的數量為12萬對,較去年減少25000對。隨需求下滑,人們可以合理預測,婚嫁成本未來數年將有望大幅回調。
面對科學的數據,人們仍然不肯推遲婚禮只能歸咎於社會的風俗了。即便是在現代化的都市,人們的傳統概念仍然根深柢固:適婚男女在多少歲前就必須結婚,否則即為剩男剩女。如此社會氛圍的「薰陶」,家庭全力以赴的考量是如何讓適婚男女在多少歲之前「成家立室」把婚事辦妥,很少有人從另一角度冷靜思考問題:結婚擇期是否符合最佳成本效益?
眾所周知,婚房和婚宴是「小登科」的兩項最大開銷,但偏偏供應又不能隨著需求在短期內調整,造成了價格的攀升。漲價進一步造成了「越搶越貴、越貴越搶」的恐慌性購買。大家怕的是現在不買,將來要花更多的錢。筆者斗膽建議:掃除「心魔」,大膽地推遲婚禮日期,避開這兩年的婚嫁高峰,婚嫁的成本將會大幅下降,適婚男女將能享受更為理性的消費模式。特別是對於部份經濟條件不是特別寬裕的家長和年輕人而言,放下面子考慮現實,將大大減輕本身的經濟負擔。
筆者還溫馨提醒相信婚嫁是「剛性需求」的人們,在支付完長長的賬單後,僅僅是邁出「萬里長征」的一步。在可見的未來,新的一輪「出生潮」將會馬上來臨,需求緊張的週期性現象會繼續傳遞下去。下一輪熱搶的貨品自然是嬰兒產品、優質的奶粉、月嫂、重點學校等等……。新婚夫婦應早作打算,規劃如何讓還未出生的孩子在人堆裏找到立足的地方,並且具備生存能力,以應付未來數十年的社會競爭。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