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5/2014
晴報:國際學校:功課1周3次已夠
港人過於重視學業成績,剛進駐本港、主張教導學生思考及自學的Nord Anglia International School香港分校創校校長教路,培養子女閱讀及終生學習才最重要,建議本港家長在子女兩歲開始,每日伴讀二十分鐘。
(Nord Anglia International School網站圖片)
英國國際學校Nord Anglia International School標榜訓練學生批判分析和思考,有近四十年教學經驗的香港分校創校校長Brian Cooklin接受訪問時,大談培養小朋友學習興趣的方法,認為自小培養閱讀習慣是不二法門,並非單單只為應付面試或考試。
培養子女 着重溝通鼓勵
Brian Cooklin指,家長不應為面試或評估而訓練子女做練習,自小開始培養正確學習態度才重要。(陳靜儀攝)
Brian認為,培養子女最重要是溝通及鼓勵,正如教練對運動員如不斷重複「無可能、你做不到,你無能力」,久而久之,運動員就會真的有心無力。
他建議家長在子女兩歲開始便可每日伴讀十五至二十分鐘;育有一子一女的他以自己為例,女兒喜歡聽故事、看書,早在女兒三歲時,已讀莎士比亞名著給她聽。
相反兒子對閱讀毫無興趣,Brian惟有略施小技,如在處理家務時告訴兒子,自己正在追看故事,情節十分緊張,不想錯失,請代為讀出;又或藉自己近視作藉口要求兒子代勞,「看不到遠方的句子或篇章」,當時兒子只有五歲。
有時亦要投其所好,Brian的兒子對欖球有興趣,他會陪讀欖球報道,然後再討論,重點要讓子女感到父母亦同樣有興趣,長遠子女會習慣閱讀,更可藉此學生字、不同標點符號的運用;Brian建議父母可聲演不同故事角色,增加故事吸引力。
批評功課 只為家長而設
事實上,學校亦將會採用類此方式吸引學生學習,舉例五至六歲入讀第一班,會教導英語、歷史、地理、繪畫等,但會透過不同方式如看電影、短片、專題練習甚至話劇,讓他們課程融合的情況學習。Brian更指出,透過話劇讓學生可以代入不同性格,從而發掘不他們同特質。
港爸港媽緊張子女發展,有興趣報讀的家長亦經常向該校查詢學校課程以及功課量,Brian卻認為,每周只有三天需要做功課,而每次不多於半小時已足夠,因無證據證明功課與學習成效有關,極其量可增加記憶力,甚至直言功課只為家長而設。
他認為,五至六歲小孩的生活,應讓他玩愛玩的,學有興趣的東西,而興趣班不應是一種懲罰;至於平板電腦,Brian認為絕對不能「放低」讓子女看卡通,最理想應有家子陪伴用作繪畫或寫字。
收生睇態度 不重成績證書
國際學校Nord Anglia 進駐本港獲政府批地,校舍前身為聖言中學。
不少家長為令子女入讀心儀學校,往往「展示」厚厚的證書,但校長Brian Cooklin坦言,為了挑選合適學生,學校會安排學生進行評估,包括有類似閱讀理解、填充、數學排序,重點不在測試學生成績,而是從答案分析學生態度,讓老師及早判斷哪一種教學方式更加適合,因此是「無從準備」的;曾有學生不肯進行評估而自行熄電腦。
面試貼士 態度要真誠
校方會以「非正式」模式與學生面談,Brian強調不是要選擇成績優異生,重要是學生是否享受校園生活及有興趣學習。面談態度要真誠,簡單直接,Brian明言謝絕一切虛假動作,他笑言,擁有40年教學,很容易可以拆穿家長及學生的「喜歡學校」論。
學校亦會視每名學生為獨立個體,為他們提供全面整體教育,教導他們如何思考、獨立生活模式,亦會教導他們要設定不同的目標以完成不同挑戰。
金庸小說比莎劇更合港童
閱讀可培養終身學習興趣,港大教育學院助理教授羅嘉怡指,受文化不同影響,本港未必所有小孩都適合讀莎士比亞名著,但家長可以金庸小說、《西遊記》、《小王子》、《三國演義》、《小紅帽》、《三隻小豬》等代替。羅嘉怡又指,男女性格亦會影響其閱讀興趣,若育有一子一女,金庸小說足已滿足雙方要求,「女孩子會追看其愛情線,男孩子對武俠情節有興趣,更可促進雙方交流。」
轉載自晴報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